第一百零四章 说意、去丧(四)(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41 字 5个月前

“我急着赶路,这不正要下楼去么。”

那汉子便抱了抱拳,连说声‘叨扰’,退将出去。崔乙未听出他有别的意图,便吐出一口气来,自以为虚惊一场。

那壮汉回到屋里,把身上的棉衣扔了,换回公服,即笑着与同僚说道:“板上钉钉了。你已不用去查访了!”

“怎么?探出什么消息来?”另一人抓住他的衣袖问。

壮汉慢慢言道:“我设下了一个圈套,说:‘我堂兄弟幼时搬到京城里住了’,他并未出言反驳,竟还来问我的籍贯。试想,他若是个外地的,听到这句话时,已知并非其人了,何必再问?可见他也是身在京城无疑!”

那人大喜过望,猛地一拍他的臂膊道:“太妙了!你这厮果然有不凡之处!再说说,他的面貌声音怎样?”

那壮汉摇摇头:“面貌我倒没看出来,脸上极为脏乱,不留一根胡须;声音颇有些细,不甚洪亮。”

“嗯……现在什么都全了,只缺一个实证而已。你我快快回衙牵马,跟住这厮,别让他跑出咱们的视线!”

“吁,吁。”

崔乙稍勒缰绳,把座下的那匹马停在墙边。他望了望远处那座庞大的府邸,暗思道:‘这应该就是懿王的府邸了。’随即收起马鞭,翻身下马。

他走出树荫之外,看着王府门前时来时去的兵丁,忽然心生犹疑,把脚倒退了一步,摸着下巴,沉思不决。

‘我这一路虽未遇到什么太子耳目,但过程竟如此顺利,未免叫人有点害怕。我不能通报真名进去,谨慎为上。’他这般想着,就要迈步上前,却又一次停顿下来,‘不好!我不说名姓,就凭现在平头百姓的身份,必定进不了府。’因此左右为难,徘徊不已。

他渐渐走至街上,见一间紧锁的破屋前支着一张大字招牌,写着‘拆字十文’,旁边一个身穿直裰的先生坐在石凳上,将笔墨纸砚俱放在石桌上,一个人在那里闷闷的写字。

“哟,您是来测字的?”那先生忽而抬起头,面貌看起来很是年轻,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

“先生,你在这拆字,一日可有多少钱下来?”崔乙探头瞧了瞧,问。

那人起身,尴尬地笑了笑:“在下于此拆字,已有十余天了,就只两三位客,实在冷清。”

“为何不换个事做?”崔乙继续问。

算命的先生拱着手,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小、小人不才,平生只识得字,又无读过多少书,更别提参加科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