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生诡、储争(六)(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41 字 5个月前

叶永甲被他夸张的举动吓了一跳,匆忙搀扶:“你我毕竟乃是当朝同僚,怎能随意下跪!你快起来,我愿听你的计策。”

明晖光这才冷静了些,掸掸裤腿,起身抱拳道:“不如且以守势为主,待其来攻。陈同袍虽然行事老练,但无法管束住太子。太子受懿王所逼,日夜恐惧,必然急于求成,以安定储君之位。大人何不先行新政,令外人以为无意党争,然后再故作疏忽,设下诱饵,太子安能不上钩?如此一来,既可推行新政,又得挫败太子,岂不两全其美?”

“明参政说的有几分道理。”董晟转看向叶永甲。

可叶永甲沉思不言,过了良久,才冷冷地说道:“此计不可行。”

“为、为何?”明晖光又疑又怒,盯着叶永甲,语气几乎是质问了。

“那我问你,‘疏忽’指得是什么?‘诱饵’又是什么?参政说了一通,这最关键的却交代不清!”

“我……”

“我知道,你当然说不出来,”叶永甲一摆手,示意他不必辩解,“因为这是依时势而变的。大人一定是认为,新政涉及到多方的交涉,机会必不缺少。比如泄露一封伪造的信件,令太子信以为真之类……当然,成功的例子不少,当年对付柳党,陈贼就用过这种故露破绽,诱而歼之的法子。”

“但难道能笃定,这其中不会出现丝毫的变故么?万一有了差池,便毫无反击的可能了。到那时,本该早日抓住的良机将全部丧失,我等苦心经营的事业也会毁于一旦!”

言罢,他一拍桌道:“我意已决!即写奏为吕廷赐请官,先行控制御史台!”

“好!好!”众人激动不已,纷纷为叶永甲的果决叫好,只有明晖光还低着头,缄口不言。

“不过要先保全懿王,才能施展如潮的攻势。诸位难道不议?”董晟往前走近一步,问道。

万羽之笑道:“从明,你莫非糊涂了?懿王来时,不是早已议好了。”

董晟摇摇头:“非也。声势还是不够。”

万羽之哼了一声:“我等从叶兵部者,皆位居要职,几个人一同支持懿王,声势已滔天了!怎么样才算够?”

叶永甲听他的话颇有几分意思,也对董晟说道:“你尽管言语,如何壮大声势?”

董晟环视四周,微微一笑:“若仅在我们几人,恐怕难以说得动皇纲国宪。万主事曾经讲过,那懿王府上养了许多门客,多是饱读诗书的士人,因此颇受敬重。何不趁此鼓动外地士子,为懿王爷请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