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责擢、裂决(五)(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33 字 5个月前

才结束,一名书办就飞奔着闯入来,“叶尚书,皇上有命,宣您到寝宫谒见!”

叶永甲顿时和众人数眼相对,董晟走过来说:“尚书且先去见皇上,放下文书,回来再议。”

“不可,”叶永甲轻轻摇头,“寝宫内情况未知,若是鸿门之会,该当何计?万羽之,你带上我的奏章,跟我一同去!”

太肃当晚便急不可耐地写成了一篇弹劾之文,交与存肇看了。存肇大喜过望,即建议太子携之入宫,面呈皇上。太子碍于身份,又不愿被牵扯进这些纷争之中,断然不许。存肇只好退而求其次,另想了一策,劝太子以议大事之名,使皇帝召集三十余名重臣,在御前共议。太子勉强答应了下来,即前往寝宫,说太肃有本上奏,召了各部各司的大小官员来,拢共三十五人,纷立在殿陛之下,东西两侧。

叶永甲的路赶得不慌不忙,他仿佛是在等一场大戏,必等到一切完备之后,才想着登台唱曲。时间正如他所料,到寝殿里时,也并未让众人等待太久。

“臣叶永甲叩见皇上。”叶永甲带着万羽之,从两旁尖锐的目光下穿过,在皇帝的纱帐面前行了大礼,三拜九叩。周围泛着橘红色的烛光,将他拖在地上的袍子照得微亮。

“行了,”在皇帝右肩下边的,正是皇叔太肃,他因年事已高,得以坐在一把圈椅上,把手一抬,指尖几乎触碰到了烛台,“叶大人继续跪着吧,没人会叫你站起来了。”

“明白。”叶永甲风轻云淡地回了一句,听着却还毕恭毕敬,可他的一只手悄悄地藏在衣服里面,伸去怀中。

“你可以先到一边去。”太肃指了指万羽之,后者吓得脸色白了,连忙退入一旁。

“叶兵部,不必这般假情假意了,您对我的意见是明摆着的,”太肃抻了抻衣袖,从身后拿出一叠奏纸,“我也不和您客气了,因为今日本司禁打算弹劾你!”

叶永甲摸到了那本文书的边角,慢慢一提,掉出来一半,未出声响。

太肃随即站起身,不顾左右吃惊的脸色,把奏疏打开,大声读道:

“逆臣叶永甲,本为忠臣叶隆之子,其父受柳贼之逼,含冤身死,然其竟不顾杀父之恨,媚事柳党,借为名禄之道,此乃不孝;与钮远共乱朝政,穷兵害民,致成福广之祸,百姓流离,此乃不仁;柳党衰败之时,出卖恩主,转面无情,以成其头功,此乃不义;又勾结小人,朋比为党,相引相荐,此乃不忠……”

叶永甲又把文书向下一抖,全部抖了出来,落在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