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按甲、弦发(一)(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30 字 5个月前

权柄之日,请葛明为来议铨选之事。

葛明为欣然赴之,坐轿到吏部衙门前,下了马,进去便迎着陈同袍,两人行礼,对面而坐。

“陈某听闻足下几日便平息了那场争执,真乃国之干城,自愧不如,甚是钦敬。今日一见,果然有君子之风,不同凡响!”陈同袍点着头说。

葛明为不以为意,笑着掸了掸衣袖:“大人哪里的话!只尽了一点绵薄之力,何足挂齿!于今奸臣当道,更是我辈众志成城之时,若肩头没了这一份责任,还领着这份俸禄做什么?”

“快哉,快哉,真是豪言啊!”陈同袍为配合着他,语调故意抬高了一些,“书办,早些上茶,给这位大人吃!”

书办端着一个托盘走上去,把上面的壶、碗都拿了下来,给葛明为倒满了,递过去时,便偷偷瞄他的面孔:只看他约有四十多岁的光景,眉毛如涂了黑漆一般,笔直似画,眼睛里也放着刚毅的光芒,高挺着鼻梁,一副正人之相。

“您的衣服,是该换了。”书办又打量到了他身上,笑着说。

“我?”葛明为望自己身上一看,这套官服打了几块有着裂缝的补丁,光泽也黯淡了,反倒像平民的衣着。

他扯了扯衣襟,哈哈大笑:“书办有所不知,葛某从小孤苦惯了,这作风到入仕仍旧不改,常常将衣服不换,这件已穿过二十年了。”

“大人如此清廉,却只能居于翰林,埋身于纸堆之中,不得手握大权,以澄天下,这是本朝的憾事!”

葛明为又是轻轻一笑:“大人应该知道,我这翰林考过的学生不少,不知多少官员都是我的门生,要认我作老师。我若想求名求利,叫他们提携一二,岂不省便?可我不愿和那**臣共事,这种日子反而自在,背不上不忠不义的骂名。”

“如今奸党将亡,本官正要重振纲纪,需要大人这样的敞亮君子。不知可愿掌权理政,拯救黎民百姓?”

葛明为不愁不喜,低头沉思了片刻,即抱拳道:“朝廷如果需要我,在下必万死不辞!”

陈同袍又要开口,却听屋外有人敲门,忙命书办去看,原是存肇营中的军汉。那汉子看着里面是两个人,颇露惊恐,一对眼睛左顾右盼,急急退缩了两步。

“不必惊慌,”陈同袍安抚道,“这位也是清流中的人物,但说无妨。”

“陈大人,存司禁说,明**们要上寝殿面圣奏事,请大人也跟着去。”

陈同袍故意在葛明为面前显出为难的表情,沉吟半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