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列江、风变(二)(1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43 字 4个月前

万和顺的军队马不停蹄地抵达了武昌,在四面扎下营寨,要求知府开城。武昌知府方才睡醒了升堂,对临近的情况不知所措,不过他深知这位异姓郡王的厉害,怎敢得罪,只好老老实实地打开城门,请他到衙门相叙。

万和顺再三强调了自己所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国家扫清叛党,并无别图,叫大小官员莫要多心。在看到当地军民的反应并不激烈后,他便进一步命令知府,让其派人充当向导,引大军到长江边列阵,号称要以此敲打对岸的贪墨朋党。

北面的官员很快就发觉了武昌的异动,连忙派出几名侦察的官兵,到江边登高远望,只见对岸那一万大军浩浩荡荡,直插天际的旗帜东西贯连,手中紧攥的刀枪闪着精光,如同一团黑压压的乌云,几乎能在一瞬之间遮盖住长江的水面,直向他们扑来。

“你们回去告诉柳丞相!”万和顺一马当先,扬着马鞭喊道,“他为朝廷鞠躬尽瘁,万某亦甚佩服。听闻他老人家要手除奸党,特意差出万人的兵马,镇守南方,为之震慑贼人。如果柳相需要的话,我还可以踏过这条大江,直进开封!望你们把消息传递过去,请他速速派人来议,否则就是汝等之过,我当兴师问罪!”

官兵们听罢,抬头各自骇然,连一句话都不敢答应,纷纷调转马头,落荒而逃,引得身后军兵一阵哄笑。

这消息从北岸驰报至了开封,众文武慌乱不已,怎么相信万和顺的只言片语,都认为他是见百官南巡,心中紧张,故而借此向柳党示威。惶恐情绪的蔓延明显影响了柳镇年的决策,宿党的贪贿案暂时是搜查不下去了,他只得叫停钮远的行动,准备再开一场会议,在平复人心的同时,顺便重视重视这个三十多年来的老对手。

钮远对新的情况忧心忡忡。在会议开始之前,他不止一次进谏恩相,劝他莫要在此时接见群臣,先由几个心腹商议,集中力量把长江对峙的问题解决了再说。柳镇年却摇头驳斥:“前时人心已被高陈之党搅乱过,他们心思诡诈,若任朝政混乱下去,必会趁虚而入,将这大好优势全部葬送。”

尽管他无法找到反驳的理由,但隐约有一种不妙的感觉,死死堵塞住了心口。不论如何,会议已经开始了。

“最近大家恐怕都听到一些风闻,”柳镇年大步走上案前,扶着桌子坐下,“万郡王从南京到了武昌,似乎是有几点诉求,要我派人前去倾听。诸位也不要多想,就是这么些子事。怀疑他要谋逆,更是无稽之谈。且不说万郡王是多忠良的臣子,他的底盘是在南京,岂有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