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四)(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45 字 5个月前

道:“我看咱们应当吸取晏温的教训。他当初指派监学,全权接管了本地学务,不容当地官员插手一处,终于致上下失和,大丧人心。这样,你干脆别去现场考察了,直接在漳州坐署视事,仅命福广两省递来文书,理其大略,督责行事,而不横加干预;官吏不受苛责了,风气自然不坏,办事的速度必会快上许多。”

洪立慎不假思索,只顾点头:“奉相英明!”

“我这就给你发一道命令,”钮远将茶水大口喝干净了,把碗往边上一推,铺好了纸,“是关于禁海的。我写好你拿去,不必呈给皇上看了,请桂太尉盖个印就是。”

洪立慎对禁海的决定并不意外,于是不再打扰,默不作声地退到一旁,静静地等待他写完。

“禀大人,礼部尚书带着一名番人求见!”

钮远从大堂外听到了这声呼喊,沉吟了片刻后,即搁下笔,站起身喊了一声:“叫他两个进来!”

他自己也匆忙从案几后面走了出来,把写好的文书塞进洪立慎的怀里,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先同我等一等吧。”

“大西洋国使节廉崇义,特来拜见奉相大人。”

钮远打眼一瞧,只见一个身形稍胖的番人立在堂下,深邃的眼睛十分严肃,紧紧地抱着拳。

“你叫廉崇义?”他用不屑的语气问。

“在下本无汉名,这是礼部大臣临时给我起得名字。”廉崇义微微躬下身子,瞥了眼一旁的礼部尚书鲁之贤。

“他是做什么的?”钮远不去理他,转头问鲁尚书。

鲁之贤道:“据他自称,他是奉着大西洋国国主之命,前来与天朝交涉放回吴思经一事的。”

“吴思经是哪个?”钮远敲了敲自己的脑门,有些记不清楚了。

“禀奉相,是当年假借开厂之事欺罔朝廷的西洋人。”

“哦,是那个人!你继续讲吧。”

鲁之贤便接着讲述廉崇义的经历:“他于五日前抵达京师,在监狱里和吴思经见了一面,随后跟着狱吏到了刑部,刑部又把他交到我那里。”

“这事柳公知道么?”钮远问。

“下官先带着此人去见得丞相,丞相未置可否,说要先看看您的意见。”

“我?”钮远哼出一声,“一个天朝罪人,怎能说放就放?你回去告诉你国主,就言天朝神威不可犯!”

廉崇文听罢,不仅没有发怒,反而狡黠地笑了一下:“奉相,吴思经对你们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