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三)(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35 字 5个月前

屿无数,可谓星罗棋布。若能派大军进驻诸岛之上,大修城墙炮台,四处连成一片、遥相呼应,那群贼人还怎敢靠近陆地一步!”

“把守境拓展到海岛一带,固然是好事,但这些岛屿多数孤小悬绝,如何保障粮饷?”柳镇年凭着一副西洋眼镜,将将看清了地图。

钮远不慌不忙地笑着,作了深揖:“对于这点,下官早就想好了解决之策。既然防守之责在于诸岛,那么陆地便可安定下来了。当迁徙居民至沿海屯田,必可保证供应不缺。”

“怎样,二位都支持么?”钮远不知不觉地挺起了胸膛,背着手问。

这句话平稳地落地了,却没有人将他拾起,得到的唯一回应只是压抑的沉默。柳镇年用遍布皱纹的双手缓缓摘下眼睛,目光直直地朝向桂辅。

后者不得不看向他的眼睛,对视了一会儿,顿时不知所措,只笑着说:“主意不错,挺好的。”

原本胸有成竹的钮远看到这个画面,不由得感到难堪,羞愧之情溢于言表,他闷下头去,越想越觉得柳镇年的反应莫名其妙。

“桂太尉支持就好……”柳镇年随即开口了,“奉相,有多少人联的名?我两个也签上,你自己去交给皇上看罢。”

“禀报柳公,几乎所有的主官都签了名。”

“好,我明白了……”柳镇年用他那老迈缓慢的声音说道,已经没人能从中听出当年的气势了。就连钮远也一样,他根本不在意柳镇年的语气是重是轻,毕竟听起来都是一样的懦懦。只静等着这位老头子签完了字,就带着奏疏走了。

“柳公,”桂辅看着钮远走得远了,便上前道,“奉相不比晏相稳重多了?这个提案不是不可行嘛。”

柳镇年道:“我何曾质疑过他的能力。不过此人功名心重,心气又浮躁,现在年纪越大,反而越沉不住气了。往常他行事,需要一个人辅佐着,以补正他的不足。可现在呢?晏参政离世了,朝野上下都被他压得不敢说话,人人自危。这样一个满是争议的奏疏,所有的主官都能同意,放在以前,谁能想象?如今一帆风顺了,他就会肆无忌惮,行事没个规矩了……早晚会走晏温的老路。”

“可是他的话……”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桂辅还未说完,柳镇年便打断了,“但我了解他。”

“那您为什么不驳回去?”桂辅仍旧不解。

柳镇年发出一阵苦涩的笑:“太尉听过一个词,叫博采众议。可现在整个朝廷只有他一种声音了,我驳回去,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