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六)(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39 字 5个月前

以后您的好处无穷无尽啊!”

吴思经颇觉委屈:“不论如何,是我把你们带进这个国家的,并非多丰厚的报答,只要几批木料就够了……你们若不情愿,少运几批过来可好?数量究竟多少,随你们定去。”

吴思经虽然做出了让步,但在众客商看来,‘少’究竟是要少到怎样的数,实在难以划定。如若真给得少了,只会显得自己薄情寡义。

经过一番合计,众番商还是勉强地接受了他的意见:“……我们答应。”

尽管吴思经用一次让步暂时稳定住了形势,然而此事还是使得双方心中留下了芥蒂,这是他内心也十分清楚的。他从客房里闷闷地走出来,第一次感到周围的环境如此陌生,好像每走错一步都会令他坠入深渊。这种无力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一种确切的认识。

吴思经沉下气来,默默坐到树下的石凳上,擦着手中的十字架,静静想道:‘我本以为能借兵部的新政狠狠赚上一笔,可这大钱尚未看着,目今就有骑虎难下之势了。要是再断了与客商的这一条线,孤苦零丁,他叶永甲早晚要把我的老底翻出来!必须找一个保得住我的人,有座靠山,日后说话也有底气……’

想罢,他低头摸索起了口袋,掏出了蔡贤卿先前给的那张银票,盯着它愣了半天。

‘这五十两我是没福享啦,要好好寻一个托付之人……’

他不断地摩挲着银票的两端,忽然从中看出了什么似的,眼前豁然一亮!他兴奋地握紧一只拳头,利索地揣好银票,转过身来,直直地朝一个方向走去。

“禀大人,那个西洋的主持吴思经求见!”

宁河知县正在书房品茶,听见这声大喊,吓得全身一个激灵,回头就揪报信衙役的衣领,戳他的嘴:“你**小声点!此人嫌疑甚重,若叫叶大人听见,我的乌纱帽便要不保!我的官如果当不了了,首先便把你给收拾了!”

“恕罪恕罪,”只见吴思经站在屏风前面,深深地鞠着躬,“是草民不知分寸,惹了大人的清静,切莫责怪他人。”

县令连忙放开了衙役,又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去!”便将那人打发走了。

“知县大人,小人素来是知恩图报,知道没了您,我什么都做不到……”吴思经不说几句废话,直接拿出了那张银票,“这钱小的给迟了。”

县令眼都不眨一下,痛快地抓了过去:“小钱。但你能低这个头,比什么都重要。别人不想保你,只有我理睬你,你明白便好。管着宁河的人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