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六)(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39 字 5个月前

好啊!有您这番话语,我回京怎么都要争出个名堂来!”

蔡贤卿大笑道:“你是真把我当做活神仙了?胡乱猜了几下,到时候可别全怪在我头上。”

“您只管放心,”叶永甲的语气反而严肃,“这责任晚辈揽着,今年一定让您老看到这一千杆枪。”

蔡贤卿亦肃穆起来:“好,我和杜都督等你的捷报。”

在风和日丽的下午,太平街的人群甚至比往日更多了,叶永甲就挤在他们中间,嘈杂喧嚷的叫喊声不停地钻进耳朵,空气中也遍布着难闻的汗臭味,眼前尽是一片花花绿绿的繁荣。

他穿着便服,逐渐走到了街心,便去讨了两个包子,一边吃一边找路,在人潮中转了半晌,方才看见远处偌大的金字牌匾‘灵渊寺’三个字,想起介文武带他来时所走的路了。

他驻足在灵渊寺的白墙前,看着那些戴金佩玉的达官显贵被一轿接一轿地抬进去,不禁暗自慨叹:‘介公啊介公,你空见此地繁华,以为这尽是天下之人,岂不悲哉?’

想罢,他只好收拾起情绪,沿着一道道垒砌的高墙,前往简文生的那所教堂。

钟声清脆地击响了一下,那落下的声音却在穹顶的教堂里不断回荡。花窗上的彩光纷纷射下,简文生祷词已毕,蓦地转过身去,见叶永甲已在门口候着了。

“简先生,这次是我一个人来拜会你。”叶永甲作了一个深揖。

“我如何能担的起先生二字?”简文生趋步走下来,连忙还礼,“叶大人,介尚书怎么没跟着来?”

“他……”叶永甲的眼睛犹豫地动了几下,“他因为犯了大过,被朝廷按罪绞死了。”

“哦……”简文生一揪胡须,有些惊讶,“这位大人还是常来与我谈话的,可惜呀,可惜……”

“他不可惜。”

“为什么?”

叶永甲搓着眉骨,摇头说道:“恕在下不能作答。还是谈我们的吧。”

“那你是有求于老夫了?”见此时还没有教徒前来,简文生便与他在长椅上坐了。

“我自从拿了您的兵书来看,才晓得这火器方为军队强盛之本,势要壮大此法,以振天朝。然而朝堂上有许多官员,不昧形势,畏手畏脚,来反对我这新政。如今户部不肯拨钱造铳,我就想着向你们西洋的海商买火器。先生也是从海上来,不知和这些人可有交集?”

简文生抬头思索了一会儿,徐徐说道:“我是受命来此宣教的,虽然远涉重洋,但实未与他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