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四)(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53 字 5个月前

世界多添了一丝清冷的光亮,但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夜更深了。

轿子在东宫的大殿前停下,护卫们手中的灯笼都熄了,挺立在扶手两旁,凝视着月光洒向的那节台阶。

太子掀开黄帘,先将身子一低,把双脚在地上踩实了,方才走出来。

蓝渊就在殿门前候着,用心瞧那脸色,却在月光底下瞧不出来。

“我们进去说。”太子冷冷地吩咐一句,径直走进侧间的暖阁里。

蓝渊随他坐定,方才看到他脸色微白,眼圈上还有少许的红。

“事情坏了。”

太子只是抛出了这四个字,之后陷入一阵沉默,良久方才说道:“我见了父皇,递了奏书,结果他反问我有何看法,我就劝他应该当机立断,谁知挨了一顿怒骂,恐怕要有祸事了!真是莫名其妙……”

“我起初便劝太子勿往,您怎么都不想听,果然如此!”蓝渊哀叹着拍了下大腿。

“蓝先生,你为何不多劝我几句?当时不说,如今反将责任推于本王。”太子听了他的埋怨后,更觉郁闷。

“殿下又不是不知道,皇上是个不爱掺和事的,就要把责任往下面推。上位问您的意见,摆明了是想让您揽这个责任,替他协调好和柳党的关系。可您反过来欲行死谏,弄得皇上下不来台,故而盛怒。”

“揣摩上意,揣摩上意……”太子咬着牙说,“我可是当朝的太子,他的亲生儿子!也要像那些臣子一般惊心胆战地行事?处处也防着我……”

“陛下继位之前,遭了不少变故,才得猜忌如此。您看过上位下棋吧?”

“没有。他还喜欢下棋吗?”太子在仔细地回想,从儿时到如今,可根本想不出自己陪在父亲身边的片断。

“据说皇上落子极为高明,其用权之术亦依此而行。什么六部、中书,忠臣、奸党,包括您,都是为了致胜的一步棋子罢了。棋子自然是不会动的,所以都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替他任劳任怨地做去。在他心里,储君就该如何如何,各部大臣也该如何如何,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用处不同罢了。”

“先生说的没错,我的印象里父皇也是这么样的人,”太子听罢,颇有所感,“只是大哥还活着的时节,他还有些温情。大哥死了,大概还在因当初的事……恨我这个徐王吧。”

“蓝侍读,有人站在门外,要来求见!”正说到此处,忽听门外的护卫大喊。

“太子爷,我先出去看一下。”蓝渊走出了暖阁,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