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五)(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63 字 5个月前

些,又经丢失宣化一节,颜面扫地,难以号众;只有吏部人望不坠,高歌猛进。思来想去,实属无奈……那就全赖大人牵头了。”介文武抿了口茶,甩过余光去看他的表情。

高继志却像是无事发生一样,还端坐在太师椅上,淡淡说道:“我们吏部为了介公,能在当堂仗义执言,对峙贼党,连柳镇年那样的强悍之人都不惧怕,此刻背上这副重担,又算得了什么?”

介文武听了,逐渐眉飞色舞起来。

“只是……”高继志一低眉,“于此情势,不应空凭一腔热血行事啊。”

介文武的脸色唰地变了:“这……怎么个说法?”

“吏部和此事毫不相干,陈侍郎亦只是给介公帮腔,并非自取主意。若强使我写一本奏疏,让诸位列个名,倒也不难,但如何骗过钮远的眼睛?他见是吏部来奏,必然借题发挥,说诸如‘吏部自恃六部之首,以为事事当遂其意’、‘此事与吏部无关,必为奸人所胁’等等之类,然后追查到底,不仅能让吏部陷入危局,早晚还会把大人供出来。真不如搞个合情合理的办法,身正不怕影子斜,让柳党无话可说。”

介文武被他的话吓得呆了,连连点头称是。

“所以,还是兵部牵这个头。”高继志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不不……”介文武几乎脱口而出,方才意识到失言,“不……不是我推责任,实是兵部这座山头不如您的高,怕同僚们不肯听命。”

高继志笑道:“这个无妨!陈侍郎!”

登时从里屋走出一人,穿着件绯红色的朝服,掀开帘帷,向介文武躬身行礼:“在下陈同袍。”

介文武愕然地回了揖。

“陈侍郎,”高继志拍了拍他的肩,“我六部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今兵部犯难,我等应该帮扶才是。你跟着介大人,去各部里走一走,如果他们相问,你就说奉我之命,特来劝诸位支持兵部,反对新政的。”

“是。”陈同袍果断地答应了,然后看向介文武。

‘这高言达还算给了我几分面子,到时候出了事,拿这厮顶罪也不错……’介文武窃喜着,笑呵呵地朝高继志喊了句:“谢高公了!”

吱——

中书省里,书房的旧门一响,已惊动了闭目沉思的钮远。

“刚才是高继志……”钮远晃着脑袋,“现在轮到谁啦?”

“禀奉相,是晏参政。”李文守恭敬地答道。

钮远猛然抬头,见晏温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