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三)(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59 字 5个月前

来,直接放在桌上打开,里面盛放着十余颗白亮的纹银。

蔡贤卿乃是戏子出身,平素是不忌收银子的,满心欢喜瞧了几眼,就向介文武作揖道:“下官寸功未立,何德何能!”

“说是赔礼,实则也是看你办事辛勤,特意奖赏罢了。”便推着他强收了。

蔡贤卿先回值房,暗自取出银锭一掂,果然不轻,便安心地放在抽屉里,出门去**的正事了。

他闷头走了片刻,眼见着穿过一道大门,将行到中书省的大堂,脑子里就想道:‘介文武可真是精明,绞尽脑汁地想堵我的嘴。不过确实不知廷龙本意如何,我奉命而来,最好别给他添那么多乱子了。且我收下他的银子,就说明事情已然了结,再翻出来说,难免不妥……’

斟酌已定,脚下便走得快了,径直来到议事厅上,见身边人来人往,不好多言,仅与钮远行过礼后,即奉上二书。

钮远未听他说一句话,全当作等待批复的公文,谁知一掀开封皮,那官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第一行。

“叶永甲……”他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猛然抬头细看,竟正是蔡贤卿。

“蔡……”他正要发言,才注意到身旁的官吏们,便咳嗽一声,吩咐道:“汝等都去后殿找洪副参政批公文去,我这里有要紧之事。”

众人纷纷听令,各自卷了文书退下了。

终至无人冷清之际,钮远方才抽出一把椅子,示意贤卿坐下,激动地问:“主事为何又回京啦?”

“叶侍郎叫我带着这两本奏书交呈大人,故下官特意驱马赶回。”

钮远连忙去审视奏书的内容,一边看,一边继续问道:“你去兵部没有?”

“下官正是从兵部来的。”

钮远略皱眉头:“介文武看了?”

“介大人看的只是叶侍郎的奏本,没说什么……”

“这样就好,”钮远吐出一口气,“最怕他以此纠合党援,反对新政。”

“那叶大人的意见……”经过上次的教训,蔡贤卿未那么放心地看着他。

“我觉得很好,”钮远不假思索地回答,“现在这太平时节,弄得大家都太清闲了,是时候逼一逼他们了!”

翌日,一封杜擎的奏疏彻底点燃了朝廷。钮远把这件上书拿给监国太子时,还特意留了个心眼,暂且藏住了叶永甲的那封。

“可恶至极!”太子怒骂道,“朝廷给石一义拨了那么多打仗的银子,他却如此糊弄我们,糊弄父皇!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