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一)(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64 字 5个月前

是刘老大人今早递给我的,上面注明了流民屯聚之地,以及各地的施赈情况。你依此而行,切要辅助当地官员,最好能使大多流民返还原籍。”

湘人不觉有何困难,轻轻地拈过纸来,塞入怀中:“湘人必不负大人期望!”

陈同袍笑了笑,便转而嘱咐另一句话:“思兴出京不得随意,你先在这里坐坐,待我安排的人到了,护送你离开京城,以避免闲人耳目。”

“闲人?哪个闲人管得了我!”湘人认为他的举动有些多余了。

“反对咱们的人多着呢,”陈同袍的语气严肃下来,“万一有几个想撵我们下台的,定在这月末时节处处留意,岂能让你轻易地在眼皮子底下漏过去?叶永甲我也不怕,唯独提防那蔡贤卿。”

“蔡贤卿……?”

“此人渴求功名、野心极大,不甘受前后驱使,必不愿安分地呆在主事的位置上。想他这两日应在观察情势,勿被其算计了。”湘人只好相信他的判断。

顷刻,见有一个穿着布衣,头戴毡帽的汉子进来,先向陈同袍行了礼:“奴才见过主子。”

陈同袍指着他,和过湘人说:“这是我府上的仆人,权且令他扮作车夫,载你出城,途中休同一人攀谈,待离京郊远了,再乘马而行。”

仆人领命,便带着湘人出去,自己用马拉着车子,缓缓走入大道。因穿行在人群当中,很不显眼,并没有被人监视的危险,让车夫也放心许多。他不紧不慢地离开京城,又在官道上行了几里,方才勒马去叫湘人。

湘人在车里都坐闷了,连忙应了他的话,下车说道:“老先生送了我这好一程,实在辛苦,您就回去交差罢。”

“临行前陈大人多次嘱咐,您那里一旦有变,务必差人回禀,听候指挥,休要顾自行事。”仆人仍抓着辔,语重心长地说道。

“多谢老先生提醒。”湘人随即与之辞别。

现在只剩他一个了。为图方便,湘人径直行至驿站,以良侯的名义挑了匹好马,随即斟酌了纸上的内容,从地图上指定了一个地点:考城,便快马加鞭地前往。

“报!”

考城县令坐在县衙的内院之中,他裹着一身粗袍,将几盅子酒摆在石桌上,正闷闷地喝着。

“什么事?”他的眼皮都不抬一下。

“报大人,”那衙役拱手禀道,“一人自称是朝廷亲封的良侯,特来我考城访问灾情。”

“胡说八道!”县令气得将酒碗一摔,酒水飞溅到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