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1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79 字 4个月前

“廷龙在宣化住了一阵,对边关事务可谓了解。不知可有主意破此危局?”钮远见他终于表了心迹,便连忙相问。

“下官深为怀疑石都督有贪赃之嫌。”

“怎么说?”

“他之前说过,户部给宣化拨了铸炮费,具体数字没交代,但定的是造四十门大炮的钱。我先前派过人回来,但大抵已经走了;不过没关系,奉相可以亲自找户部核对,若有一处差异,则可问石一义贪赃之罪。铁证如山,诸臣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叶永甲将本来的想法重新调整了一番。

钮远听罢,双眼凝滞了一瞬,方才作笑道:“廷龙这主意妙绝,接下来的工作更需倚仗你了。”

“带进来。”

陈同袍一声令下,见两个家丁架着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把他拉到室内。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小的只是石一义府上的奴才,与这朝堂**毫无干系,我什么都不知道!”仆人跪在地上,哀嚎哭诉,连连向陈侍郎摆手。

“你不要慌张,我只听你是石都督的部下,故而有意相助。因怕你不肯就范,才用此下策,勿怪。”陈同袍示意旁人扶其起来。

“您和他们……不是一伙的?”仆人渐渐站起,疑惑地问。

陈同袍轻轻摇了头:“哪有什么一伙之说。大家都想为朝廷出力,盼着国家好,并未拉帮结派。有些人或许暂时与我政见不一,但也有改**度的时候。切莫把道理看浅了。”

“小的愚笨了。”仆人只觉说错了话。

“你回去告诉石都督,就说:柳相一再推迟决定,诸臣的反对声音很多,叶永甲一时半会儿走不开,让他放心做事。”

仆人将这句话喃喃念了几遍,便拱手道:“小的牢牢记住了。”

陈同袍又马不停蹄地去往户部,见了尚书,即说:“高大人托我来嘱咐您,户部经常承担军队的筹费,万一与边关核对有差,朝堂之争端将会再起。如今奉相权力甚炽,尚书应早早查证旧文,以免他借此生事。”

户部尚书轻蔑地哼了一声,捋着胡须笑道:“陈大人还是年轻,我们对此游刃有余,不必有如此担忧。他钮远岂能料事如神?我们可不胆怯!”

陈同袍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并不过多规劝,全然顺着他的意思:“大人胸有成竹,真叫晚辈惭愧。不过最好小心为上。”

“嗯,我省得。你回去交差吧。”尚书请走了客人后,还在园中嘟囔:“大惊小怪……”

太阳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