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六)(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59 字 7个月前

觉,惊疑的目光望了过去。

叶永甲浑身一颤,额头沁出几滴冷汗。他将衣襟稍拽:“没什么啊,军国大事,吾身为朝官,必须知晓。今闻汝等团结一心,甚守成规,实属欣慰。你们好好守城,莫要让敌军钻了空子,本官要回去歇息了,告辞,告辞!”说罢,连作了两个揖,就近从城楼旁的石阶下去了。

叶永甲又去面见了副都督等将官,这次不敢多问,遂扯了些没用的闲话,便看日渐落山了。于是二人自宣化离开,返回绥狄。

叶永甲在石府里吃过晚饭,便忙不迭换了便衣,跑到蔡贤卿的住处,先把自己所探的消息都说与他听,然后滔滔不绝地分析起来:“我一直怀疑石一义贪墨饷银,别无他罪,谁知此人还有养私兵的意思。军队一败涂地,他却不吝封赏,这举动不像在激励杀敌,反倒似收买人心,把宣化当做自己的地盘。所谓无功不受禄,他整日以此犒劳兵将,也无怪乎频出败绩了。”

蔡贤卿道:“他的兵权这般牢固,的确不好动他。手底下好几万人,国家还得依赖他们打仗呢,总不能挑动起他们的不满。”

叶永甲笑道:“蔡老岂不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道理?石一义靠金银累来的威望,我们也可用金银瓦解之。”

“此计甚妙,”蔡贤卿颔首,“不过银子带得不多,唯有二十余两,装在箱里,不知可足?”

“目前够了

ъΙQǐkU.йEτ,”叶永甲听到这个数字,放下心来,“我正准备派人回户部,问铸炮费的事儿,如果和宣化四十门炮的价对不上,那石一义的贪污罪名就坐实了。顺便取点银子过来,这个不难。”ъΙQǐkU.йEτ

“可是派人出去需当机密,万一叫石都督得知,那就是九死一生了。”蔡贤卿为他感到几分担忧。

叶永甲微笑着,慢慢摇头:“蔡老说笑了,我从陈州为官以来,历经无数险情,从未言过一句怕字。况且,这种拼死一搏的架势,不也是老人家您喜欢的吗?”

蔡贤卿痛快地挽开袖子,哈哈大笑:“叶大人真知我也!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干吧!”

二人等候至夜,听得更声响起,立即选了一名心腹护卫,使之扮为外地客商,拖着车子,趁着宵禁赶人的功夫,钻出了宣化城,待白日买匹健马,便向京师奔驰而去。

与此同时,石一义的府上接到了一封书信,他本人望纸上瞧去,见是副都督的笔迹,赶忙挑灯拆视。原来城墙上被问的那名军兵,对叶侍郎起了疑心,因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