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一)(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73 字 7个月前

啰嗦。”

“敢问……何计?”

“既然要议,就与他们议个痛快的,”万和顺把指头掰了个响,“在这次会谈上,直接决定书院的未来。”

叶永甲接到这个命令后,登时冒出一身冷汗。他没想到万和顺竟能绕过自己这一道坎,直接去攻书院的软肋。他知道,商定文盟是否解散、书院是否废弃这种大事,无论如何,卫怀是必须去的。他显然对自己这个老师不怎么放心——卫怀看起来已是心灰意冷,对现状感到绝望了。事到如今,他也无话可说,只得带着万郡王派来的使者,去书院宣读公文,催促卫怀入宫议事。HTtρs://Μ.Ъīqiκυ.ΠEt

与此同时,在南京老旧的行宫里,百官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都挤在议政堂上,万和顺指挥着秩序,迅速安排好了各自的位置。大小诸官皆坐于两旁的长椅上,只留着中间一大片空地,摆放一张红楠木的桌案,置着三张椅子:左边一张给万和顺坐,右边那张给胡契坐,正中那张便是留给卫怀的。大家都敛了声息,故意维持着一种神圣的安静,此时,连一声低低的咳嗽也能传遍整个大殿。守门的军士则站得笔直,瞪圆了眼睛。一切仿佛是在用庄严的仪式宣告着,这将是最终的决战。

“国子监祭酒卫怀,及其所率书院众人,听令。”使者将公文从袖筒拿出。

“我等听令。”卫怀与夏元龙站在最前头,与身后众人俯首齐拜。

“郡王以狱中被捕之人系汝院中书生,今假借邪说,谈论新政,致我南京百姓受毒极深,江淮无不目书院为造逆,可谓人神共愤矣。吾虽知祭酒有报国之心,然尚不可违忤皇宪,开不法之径也。如有异言,可往宫中商议,倘无信服之言,勿怪吾等仿苏州、镇江之举,灭汝书院,易如反掌!”

卫怀一惊,他没有想到官府的最后通牒会在这时下达。他犹豫半天,才吞吞吐吐地回答道:“是……”

“我谅祭酒也是通情达理之人。叶大人,您就负责把他们送过去,我回去交差了,告辞。”使者说罢,匆忙离开了。

“他万党口气忒大了!”

“这……简直不把我书院放在眼里!”

众人议论纷纷,都骂得面红耳赤,嘈杂不已。

夏元龙冷冷地看了卫怀一眼,默不作声。

“诸位!”卫怀咳了两声,忧郁地看向众人,眼睛里再看不到那锐意的光芒了,“我想书院到了如此地步,皆是卫某能力不足的缘故。现在大难当头,我不能退缩……但想回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