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四)(1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65 字 7个月前

众奴才看着晏良自远处走来,向他们说道:“诸位,本官因不甚放心,故奉柳将军之命,前来监视汝等。汝等但须万分尽力,勿负朝廷!都去罢!”

这些随从的奴才都是服侍沈竟总管的,虽闻此话,仍不作声,却望向那小太监。小太监不自在地点点头,这些人方才到晏良脚前磕了头。晏良见此情状,也不以为意,心道:‘我为柳将军心腹,他们纵然不服,还可抗命不成!’便将领头的从容扶起,令他们去了。

趁着天还微亮的功夫,十来个奴才赶忙在街巷的灰墙上张贴起皇帝陛下的亲谕,晏良又不满意,便命他们一路将告示直贴到北面鼎新桥处;没一会儿,自鼎新桥以南的数堵墙壁几乎都被这告示占据了。果不其然,百姓们纷纷挤来观看,由几个识字的人念完后,才都晓得原委了。

毕竟是皇帝诏令,分量还是相当的重,一时民情略平,大多数都安分下来,不再陷入恐慌了。晏良对民众的反应大为满意,越发觉得自己的计策何等伟大了。继续执行下去,再执行第二步!他振奋地想着,一面走到那小太监面前:“公公,如今离人心大安,就差几步了。如今告示已获成效,当宽宥死犯亲属,再稳巷内之心,则此事无虞矣。”

那小太监听了这话,愤愤不平地想:‘这厮本就身居高位,又于柳公前画策,荣禄足矣!竟放着安闲日子不过,非要抢我这无名小卒的功劳!好不容易混个名声出来,又被他这般碍阻,我怎咽的下这口恶气!’

小太监旋即翻个白眼,说道:“我从沈总管那儿接的诏命,只说晓谕百姓,未曾言及宽宥亲眷。那群死犯究有何罪,咱也不明白呀,总得考虑陛下的圣意。”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晏良见此等下**人物都敢和他顶嘴,可被气得够呛:“柳将军派我来此替你,凡事都随我安排。你焉得有别话?”

“这么说,晏侍郎必有大将军手书,能否一观?”小太监伸手问道。

“倒没……”晏良皱紧了眉,“哎呀,公公,我乃大将军多日心腹,何苦骗你!”

“不,”小太监一本正经起来,“咱是服侍皇上的人,什么都爱讲究个规矩。要听您的使唤,就只凭纸面笔迹。”wwω.ЪiqíΚù.ИěT

晏良悔恨自己当初失算,为何没能早些前来,闹得个内部不和的局面。他知道,这小太监是沈总管的人,区区一个侍郎,亦无使唤他的缘由,更是不敢得罪。

晏良只好说道:“既然公公不肯,就派人往王府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