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69 字 7个月前

到魏冲手里的供词,紧张地咬了咬手指。

“这是什么?”叶永甲指着那一摞文书。

“这是一位巡检司的冯姓捕役交上的供词,上面供了他同僚马四的恶行。”魏冲咬牙切齿地说。

“我没耐心看,说些具体的。”叶永甲反把文书推到一边。

魏冲见自己竟逼得叶知府如此恼怒,心中很是受用,费点口舌也是相当乐意:“这个冯姓的说,马四有不少狐朋狗友,其中四人,分别是巡检司的毛捕役、兵房的蔡书吏、衙门的刘衙役、粮仓的王粮官。他的胞弟马五平日无所事事,借兄名以盘剥百姓、施害邻里为生。其所亲密者,皆有官做,大有互相提携,结为朋党之疑。”

“其二,马四在城门守哨,常于盘问期间索要钱银,稍不如意,即行打骂。尽管两条罪过还需证实,不过已快水落石出了。”

“这得免多少人啊?”叶永甲期盼他说出一个能让自己接受的数字。筆趣庫

“七八人有了。但马四犯得罪行如此深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当然,案子还须深入下去,说不定杀更多的人,罢更多的官……”魏冲狞笑了一下,声音里满是阴险的味道。

知府震惊了。他可能因此看着近十人甚至多出十人的头颅落地,而不用承担什么代价。如果投靠柳党是为了‘卧薪尝胆’,现在又成什么‘安稳南京’了。空用这样的大志向来搪塞,是有些许自欺欺人的味道。他难道还要站在一堆堆的白骨上面,站在不眠的深夜之中么?

叶永甲要大义凛然地碾碎那些无辜的白骨,这是素为他鄙夷的方式,尽管这是他一直在用的手段之一。叶永甲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十分怀疑,这样下去,到底能不能让国家迎接曙光?

这是他能活着执行的唯一的路,他便尽力把自己的眼光放广些、大些,似乎就能变成观大局者,就不会对冰冷的数字有同情了。

“好……任你干吧。”叶永甲将自己拉回现实,说出来后,仿佛一切的压力都烟飘云散了。

魏冲开始步入关键的一步了。他怀揣着供词,带它们晃晃荡荡地进了吏部官署。

“拜胡大人。”魏冲作揖道。

胡契却显得格外冷漠,慢慢起身,摆了摆手:“不必了。魏冲,今日为何事来?”

“胡尚书,我这里有一份供词,写的都是一个叫马四的捕役,”魏冲将供词一张张掀开,“您看看,此人大行不法,不可留之。”

胡契本不想随他的意,但一瞧上面知府盖得章,便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