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五)(1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94 字 7个月前

卫怀和夏元龙正在凉亭上饮酒下棋,见自家仆人匆匆来报:“卫先生、夏先生,有个自称苏州姚效古的人求见。”

卫怀听罢,停了手中的棋,抬头看向夏元龙:“此人听你说过,不是个善茬吧。”

“此人傲得很,对我不怎么服气,”夏元龙嗟叹道,“这姚公吃软不吃硬,及民要小心待他。”

“朱院长应该找个好商量的人,派他来……必有缘故。”卫怀起身踱步几回,便吩咐那仆人:“请姚公到内书房等待。”

“卫先生,效古平生只闻您的大名,未曾一睹面目;今日一看,果然一表人才,器宇轩昂呀!”

“不必过夸,”卫怀亲自为他沏上杯茶,一面笑道,“在下碌碌数载,徒增白发,反羡姚先生跻身名士之列,尚可名誉江南也。”

姚效古见他万般谦虚,心底也就稍怀敬仰,同之入座。

卫怀开口问道:“苏州可还编撰《行要》?你那儿若有疑难之处,正可与某这里对照。”

姚效古的脸不动一下,对此貌似不甚关心,反而继续相问:“这《行要》……您是几要完稿了吗?”

卫怀听他问的如此古怪,便回头看了眼元龙。按元龙眼神里的意思,他也不知其中底细。

卫怀只得依实回答:“完稿还早些,不过已算写到一半了。”

姚效古略一皱眉,即拱手劝谏:“所谓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公尚有回转的余地。”ъΙQǐkU.йEτ

卫怀一撇嘴:“我听不得这种拐弯的话。有什么敞开讲,不必胆怯藏掖。”

沉默半晌,姚效古方才直言:“君既怀救国之念,必不愿使一腔抱负,沦至空谈。然君致力与官府相敌,只顾闷头开办书院,虽一心惠泽百姓,焉有成功之理?不如另取别法,和官府寻求合作,书院制度或能设立。”

卫怀心怀不满,厉声驳道:“卫某草创这书院制度,是为了摆脱官府之挟制,为百姓辟出一条正路的!官老爷们只会考虑利益,从不会考虑天下民生。什么合作,那是同流合污!”

“及民息怒,息怒……”夏元龙和气地劝着。

“难道朱院长便是此意?”卫怀倍感失落。

姚效古从容回答:“是的。卫先生切莫激动,这只是一家之言罢了。请您再想想,联结官府,只作出一点牺牲,便可使书院……”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不待说完,卫怀便猛然站起,一拍桌子:“姚先生!我们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