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二)(1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69 字 7个月前

过楚子带湘人认识了府里的家眷,便将他安置在厢房内,暂且住下。过楚子还想让他去染坊走走,文忠理解他急切的心情,但还是劝道:“若过兄现在急令思兴去染坊视看,那众人一疑兄时日无多,恐慌四起,就不好办了。目今稳住局势为大要,此事缓议。”过楚子方才作罢。

文忠回到赌坊,听说管七回来了,即命他把消息告知陈同袍。

“陈大人,好事啊。”管七和陈同袍说,“我只身入南京,不知那地儿的情形,但听说有个叫蔡贤卿的戏子,是万和顺的心腹,便硬着头皮去拜他;谁想他真接了我的话茬,说要和叶知府商量商量,我就等了几日,他便满心欢喜地过来说‘成了’。”ъΙQǐkU.йEτ

陈同袍脸上也没有一丝喜色,只道:“管七爷身为文掌柜的人,为我跑这一番,实在辛苦了。我立马去衙门找知府大人,准备往南京一行,您回去罢。”

这新府衙是一间小四合院,四面围着老旧的石墙,房屋顶都盖有一层土灰,只门窗都是新修的,气派自不如先前了。陈同袍推开门,进了书房,朝知府行礼。

“陈同知,你有什么事?”

“大人,”陈同袍道,“巡抚已将扬州掌握在手,柳党进逼太甚,某窃为大人忧之。”

知府扶着额头,黯然叹息。

“下官有一朋友,在南京任着大官……我看,不如结交万党,以限巡抚野心。”

“你去?”知府不情愿似的。

陈同袍微笑道:“差别人来做,恐怕您也不放心。自然要下官前往。”

知府上下打量了他两眼:“如今正是你该担责任的时候,应当留在江都,共御强敌,为何要远去南京?”

“大人若这般想,那下官也不强求……不过仍有一个妙策。”

“说来听听。”

“现在布政使的职位是缺了的,朝廷对此尚无表示。学政老大人不满柳党久矣,可请其上书派布政使来任职,那样,柳镇年必分神于此事上,而邝昌也当因此安抚地方、打点乡绅,使布政使平稳上任,不敢有大动作。借其无暇扩大势力之际,知府以首府之威,联合其余州郡,防其逐个击破,则巡抚虽有一省之权,挽不回柳党受困之局也。”

知府深以为然,拍掌道:“妙!这缓兵之计正可一用。”他便动笔写了一封书,差衙役骑快马递到学政处。学政依其主见,奏言‘江苏布政司尚缺长官一员,宜遣人补任之’,待朝廷回复裁决。HTtρs://Μ.Ъīqi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