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二)(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57 字 7个月前

才朝他撇了撇嘴。

“在下失态,实是对不住,”过楚子嗟叹着,一面取出几锭银子,“老叔拿好了,告辞。”

他踉踉跄跄走了三步,吕正甫还不为所动;过楚子就放慢脚步,一直竖起耳朵。

奴才们使眼色,吕正甫反而无奈地摇摇头,连忙叫住他:“过员外,这事何不与老朽商议?”

过楚子暗自说了一声‘好’,藏住窃喜,急匆匆地赶回:“此事恐老叔难以相助。”

“过老爷不远万里来替我出了钱,我心里过意不去。正可借此机会,在仪征修个祠堂,弥补员外的恩情。钱我出。”吕正甫窝着一肚子火,说话时两边的腮都抽搐不止。

“愚侄并不愿在仪征建祠,恐怕争了您的风头;但事关重大,亦不敢轻言推却。待我日后回江都,当将银两依数补还,不教老叔冤花一分一厘。”过楚子作下深揖。

吕正甫没料到这开染坊的竟如此的狡诈,这坚壁清野之策看来是挡不住了。这祠堂盖得是大张旗鼓,现在瞒谁都已不顶用。鉴于现状,吕老爷子便下令开了当铺,任事态恶劣地发展。他如今是弱势的一方,总不能不给过家面子,于是只剩下烧香拜佛,无非祈祷过家给吕家留一点后路罢了。wwω.ЪiqíΚù.ИěT

当地的小商人见势,纷纷临阵倒戈,让仪征像是刮了一阵风,把吕家原来的兴旺气息吹得一干二净。

过楚子此时极具风光,但同时忘不了一位关键人物,那就是陈同袍。他写信递到文忠的赌坊,叮嘱他好生安排陈知县的升迁。

这倒不是他们擅作主张,而是据过家的消息,知府已经开始商谈此事的事宜了,文忠的工作则是使陈同袍能更进一步,跨上更高的位置。

他的人脉在江都一带非常广,派人讨好一些上头的大官员不成问题,但自己的身份毕竟不能正大光明地四处游走,需要一个代他传话的人。

一般来说他常常借用过楚子的身份,但今日不行。交涉的是大官,手执权柄的人,对商人直接的参政必定心怀芥蒂。

“查一下咱赌坊谁出的钱最多。”文忠稍斜了斜眼,吩咐掌柜。

账簿‘噼啪’地翻起来。

可诸如一些乡绅,他们便有影响官场的力量了。说来也令他可恨,这扬州人杰地灵,首府江都的乡绅却个个歪瓜裂枣的货色,没有一个进士老爷在乡,最拔尖的莫属那位封大绅了,不过仅为举人,单仗着田产颇丰而已。

“查出来了,是封大绅的公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