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山皇庄之瓦特(1 / 6)

“努尔哈赤居然纵兵抢劫?”

朱常洛看到邢玠送来的最新朝战奏折,然后,朱常洛将奏折往一边一放,然后说道:“拟旨。”

魏忠贤听到朱常洛的话后,他立刻近身听着。

朱常洛说道:“建州都督努尔哈赤蛮性难驯,目无军纪,纵容卒下擅杀**百姓,情节极为恶劣。但念其入朝战功,着削去龙虎将军之衔,降为建州副都督。由其弟舒尔哈齐署理建州都督一职。责令其在**战场继续戴罪立功,若再行害民之举,则交由有司从重处罚。”

魏忠贤领了朱常洛的旨意之后,他立刻送到司礼监去,然后由司礼监根据朱常洛的意思将这份旨意写出。

接着这份旨意再次转送到内阁,由内阁三位阁老再次确认后,从新誊抄润色,然后再送到尚宝监加盖皇帝宝玺。

这样一套程序下来,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圣旨才算是新鲜出炉。

否则的话,直接发出的圣旨只能被称为是“中旨”。

虽然中旨也带有皇权的意志和权威,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就会产生被驳回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皇权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由此可见,明代的内阁其实也是有几分真权力的。

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接二连三的领导百官硬钢皇帝呢?

有明一代,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上天子永乐大帝外,余下的皇帝虽然都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

但是,在有些事情的处置,他们已经失去了乾纲独断的专权,要和士大夫们妥协才能治理国家。

不然的话,这些士大夫们阴奉阳违起来,皇帝就被动了。

这也是为什么自宣宗之后,皇帝要打破朱元璋的祖制,在紫禁城内成立内书房,教育宦官读书认字了。

因为,只有完全绑定在皇权之下的宦官才不会违背皇帝的意志,所以这也导致了明代皇帝喜欢用太监控权。

这也因此就形成了大明独有的皇帝专政,太监干政,内阁行政畸形**制度。M.

虽然在运行的过程中作为弱势一方的太监们总是磕磕绊绊的,但是,最后总能冒出几位权势冲天的大太监来。

而这种大太监还不能像汉唐时的太监那么嚣张。

所以,这套畸形的制度也在无形之中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不然的话,当初的道君皇帝就会被当时的文官们按着头管孝宗皇帝叫爸爸了。

如果没有代表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