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华、夷(1 / 3)

利玛窦来京之后,他的住处选择,也是按照以往外国人来华的规矩办的。

他现在就住在京师鸿胪寺边上的一个小巷子里,这里居住着来着世界各地的外国人,有波斯人,有土耳其人,还有西夷人。

不过,住在这里的外国人大多数都是以商人和手工艺人为主,还有个别传教士。

对于这些外国人的管理,也是由鸿胪寺统一安排的。

所以,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对四夷的姿态还是很有礼貌的,不过这种礼貌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礼貌,是一种真正表现大国气度的礼貌,而不是后世那种谄媚,屈膝的礼貌。

并不像晚清之时,还要专门给他们划定一個国中之国的法外之地。

大明对西夷的管理,虽然,也有礼遇的一方面。但是,这种礼遇,完全就是出自对天朝上国高高在上的心理姿态。M.

在这些外国人犯了本国的律法时,他们照样也会被朝廷的暴力机关缉拿,并且砍头示众的。所谓的外国人豁免权,压根就不存在。

像这样的场景,在古代中国可能是司空见惯的。

但是,在晚清以后,乃至如今,都是足以上头条的大新闻。

可见,一个国家的脊梁一旦被打断后,想要再接上的时候,真是千难万难的。

虽然,已经站起来几十年了,但是,在很多人的骨子里就已经潜意识的把自己划成了二等公民,对于洋人老爷们的问题,他们都是卑躬屈膝,不敢多问的。完全忘了自己已经是站着了的事实,真是可悲。

慈庆宫中,魏忠贤已经安排好了朱常洛私下见徐光启和利玛窦的事情。

“殿下,这是京师学社的帖子,据可靠消息徐光启和利玛窦他俩今天晚上就会到初春园来赴宴。”

朱常洛听完之后,嗯了一声,说道:“知道了。”

此刻,朱常洛正在看李如松发来的一份奏折。

李如松的奏折里说叶赫部胆小怕事,没有魄力,在吞并了辉发部之后,就一直处于安于现状的状态里,没有再有继续吞并其他部落壮大自己的打算。倒是乌拉部显得格外殷勤,处处都有一种想要积极进取的表现,来表现自己的态度。

对此,李如松也在请示朱常洛要不要换一个对象扶持,如果,叶赫部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话,可能就会耽误皇太子殿下的战略计划。

看完李如松的奏折之后,朱常洛捏了捏山根,他真是有点失望了。

当然,这个失望不是对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