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还是亲爸爸靠得住啊(2 / 5)

之时,是断然不能让他们有任何损失的。

否则,朝廷就要从新调入朝。但是,现在朝廷也跟他明说了,现在无兵可用,让他自己在前线相机决断。

既然是相机决断,又要稳住**战场的基本盘,这时候,邢玠能想到的努尔哈赤替代品也只有**的本体了。

毕竟,大明不辞辛苦远征**,为的也是**的李朝社稷,作为**的主人,李朝上下肯定也得有点表示啊。

但是,**军民的士气低落,不堪大用。于是,邢玠就打算趁着稷山新胜,把**国王从宽甸堡李拉出来到前线去遛上一圈,给那些看不到希望的**军民大大士气,让他们看看,他们的国王还没有跑,还和他们站在一起。

让他们在前面,在**南部自觉的承担起敌后破坏的工作,这也可以变相的减轻一下大明军队的正面压力。

毕竟,倭寇入朝的军队数量可比邢玠手中的四万人多得多。

虽然,在武器装备上大明还是略胜一筹。但是,这种优势并不像后世那种可以形成代差压制的优势。

所以,这场战争打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打的其实就是人了。

就比谁的人更多,谁的补给更充足了。

只要前线将领不犯致命性的错误,那其实就是比谁的国力更强势,谁能熬死谁了。

显然,在这一点上大明是占据优势的。

既然,有了这种优势,邢玠也犯不着为了立功而铤而走险。更何况,皇太子殿下还再三的嘱咐道,此战不求速成,持久便好。

只要能把倭国的战争潜力耗尽,多打几年,西山皇庄依旧愿意供给前线军粮!

有了皇太子的这样保证,邢玠当然也不会自己没事找事了。

所以,现在他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维持住战争的平衡。

就像现在,邢玠之所以会让**国王来鼓舞提升**军民的士气。

其实,也是为了平衡。

毕竟,**之前有个别英雄主义上头的将领们不听话把原来用于海上骚扰的**水师给一波送走了。

这就导致了倭寇水师在海上没有敌手没有牵制,可以肆无忌惮的押运**人口到倭岛上,同时,也可以没有压力的继续增兵**。

这样的情况对于邢玠来说,就是平衡被打破了。

为了挽回平衡,那么自然就不能让**君臣在宽甸堡等着躺赢了。

必要的时候,他们还是要出场一下,鼓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