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辣条都不香了(1 / 3)

说到邢玠这个人,就不得不提一下播州那位脑子被驴踢了的土司杨应龙了。

放着千年不移的土司不当,非要造反?这不是傻是什么?

邢玠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被内阁和兵部联名推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邢玠在播州之乱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虽然,这个时空有了朱常洛这个小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但在远在穷山恶水之间的杨应龙却没受到什么影响,他照样还在那边夜郎自大,不知死活的瞎蹦跶着。

在万历二十二年的时候,邢玠被从南京兵部右侍郎的职务上调整到了南京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上,同时还被加了右佥都御史的衔。打完杨应龙后,邢玠又被加了右都御史的衔,跟之前的沈思孝算是差不多的地位。

而邢玠之所以被加衔改任,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播州乱了,杨应龙造反了。

朝廷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平叛,于是就想到当初甘州练兵取得了土窑、水塘之捷的邢玠。

就这样邢玠就被赶鸭子上架的任命为了南京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并总督川贵军务,总理征讨叛乱的播州宣慰使杨应龙。

而在当时朝廷也正在**用兵,虽然有朱常洛的皇庄收入做了一定的军需支撑,但是,面对古代这种粮草消耗巨大的战争来说,还是吃力无比的。

所以,朝廷在对杨应龙叛乱上的心思用的并不是太多,因为朝野上下都觉得杨应龙就是疯了,根本不足为虑。M.

但是,作为这场平叛之臣的邢玠,他是真心的能感受到对付杨应龙有多难,播州在川贵之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

播州地方千里,道路崎岖,山路阻塞,而且气候变化莫测,动不动就是一阵雨,对于平叛大军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面对这样的困境,就算邢玠胸中韬略无数,也没法子立竿见影的治住杨应龙,所以,最后邢玠只能力主招抚,以边打边抚的方式,促使杨应龙知难而退。

结果,杨应龙也挺给面子的,他也总觉得自己造反太仓促了,于是就接受了邢玠的招抚。虽然,去年又跳反了。。。

但邢玠也因为收服过杨应龙,受到了朝廷的关注,并觉得邢玠是一位有将才的文官。

所以,这次内阁和兵部也就推荐了他。

吩咐完魏忠贤后,朱常洛还是有点不太放心,于是,朱常洛又对着魏忠贤说道:“你去把邢玠的资料找来,孤要看看这个人究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