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蓟州南军(2 / 3)

南军到北方以后上享受双俸待遇的,那时候,卫所制已经腐朽不堪,卫所兵毫无战力可言。于是,在朝廷半推半就之下就出现了征募兵,征募兵一年的饷银是十八两银子,打仗的时候另算。所以,戚继光带来的这支南军,天然的就比北军收入高上一大截,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招到本地军头们的妒忌。

这也使得,南军不仅没有成为样板不说,还成北军们排挤的对象。

后来,张居正暴亡以后。身为张居正铁杆的戚继光也自然坐不稳蓟州总兵的位置,所以就在万历十年以后,戚继光就被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直接给调到广东地区做总兵了。还没做几年,又因为党争问题被一撸到底,回家戴罪去了。直到死都没有再被起复过一次。

现在,在蓟州的南军领袖就成了戚继光当初的手下大将吴惟忠。

在吴惟忠接管南军以后,南军的待遇就已经一落千丈了,不仅被经常的拖欠饷银,而且还被北军将领们明目张胆的欺负。ωωw.

以至于在原来的历史时空里,刚刚打完**之战的南军因为索要军饷,而被当时的蓟州总兵王保诓骗到了校场,然后就在“友军”的埋伏下被屠戮殆尽,余者未死的则被遣送回浙,永远的背上了叛军之命。

说起来,南军的遭遇与当年力挽狂澜扶大明社稷之将倾于谦都有一拼,都是因为文官们的孤立,再加上皇帝的无情,而被屠戮的。

说起来,大明朝好像都没对得起过为朝廷流过血的将军和名将。他们的下场无一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更过分的时候,鸟还没打完,兔子还没抓到,就急吼吼的过河拆桥了。

可见,有明一代,有作为的武官们该有多难。

与吴惟忠在一起的还有戚继光的侄子戚金。

吴惟忠和戚金接到兵部的调兵命令以后,两人坐在军营里面相视一眼。

稍微年轻一点的戚金说道:“吴哥,你觉得这可信吗?”

吴惟忠也拿不定主意,因为,这是办不好就是要被杀头的呀。

所以吴惟忠心里也没底。

看着吴惟忠不说话,戚金急了。

戚金急道:“这可是咱们南军唯一翻身的机会呀,不要再犹豫了,吴哥。”

吴惟忠看着戚金。

吴惟忠说道:“你知道对方是什么身份吗?现在南军上下可是几千号人呀!我不能不慎重,虽然对方答应了我们会给我们南军三倍饷银。但是,这事一旦败露,不光是你我,就是整个南军都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