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陈振龙(2 / 3)

玩出了一套高级的玩法——“经济封锁”!ωωw.

没错。在当时禁海,确实是为了经济封锁那些在海岛上还不老实的造反派。结果,这海封着容易,开着难。

自朱元璋以后,想再开海就难如登天了。

即便是雄武大略如永乐大帝,他也照样没能推翻朱元璋的禁海圣旨,虽然他也派了郑和七下西洋,但是据小道消息说,永乐皇帝之所以让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那个在南京失踪的亲爱侄子。

不过,这事真真假假谁也说不清楚。但是郑和下西洋这事,在当时确实是旷古烁今的举动,不下于苏联人送人去太空。

可惜,这么盛大的活动竟然无法持续下去。

这根子上最大的原因就是观念问题。中国自古以来重农轻商,只对地里抛食感兴趣,对于商贾的态度就是打压打野再打压。因为在统治者的眼里,商人就是唯利是图之辈,他们不事生产,到处投机倒把,简直就是破坏社会稳定的毒瘤。

所以,郑和下西洋压根就不是奔着赚钱去,而是为了传播大明威名于四海!每次回来都带了一船又一船的小国国王和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贡品。

这些小国国王到了大明以后,立刻就受到了大明皇帝的赏赐,这些赏赐比他们送来的东西都价值百倍不等。

可想而知,这样的赔钱买卖自然也就没法持续下去了。

于是,就在永乐大帝和郑和死后,这事就彻底消停了。

到了正德时期,还有一个兵部尚书怕正德皇帝脑子一热也要出海,于是一把火就把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日志全给烧了。

在当时,这位兵部尚书还得到了朝野上下的称颂,并认为他干了一件大好事!

后来,明代的财政日益艰难,为了重新复苏这个国家,以高拱为首的改革派,他们想到暴利无比的海贸事业。

为什么会想到海贸呢,因为有明一代,南方大族在禁海的圣旨之下,屡屡走私,他们变相了掌控了这个国家所有的海洋贸易,也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他们的生意始终是上不了台面的,毕竟是朝廷命令禁止的行为。

但是,他们也是禁海令的铁杆支持者!因为只要朝廷不下海,只要朝廷还禁海,海洋的财富就是他们的,所以他们就一直强硬支持禁海。

只要有人敢提开海,他们就必将群起攻之。

譬如高拱!

高拱下台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脾气不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