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婚姻是载体(2 / 3)

我吃苦,只会让我觉得心累和厌烦”

李牧笑着解释道。

“这个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周老师嘴角微翘,道。

“出自《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李牧一点也不掩饰自己剽窃的行为。

毕竟从他人写的书籍中获得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或事业上,恰恰是对作者的最大敬意。

没有一个作家会介意读者在自己写的书上做各种笔记。

也没有一个作家喜欢读者看完他写的书,说感觉恶心想吐。

如果有的话。

李牧希望这个读者应该去看一下医生,毕竟现在无痛人流花不了多少钱的,当然了,如果是男的,那不妨考虑一下去查胃镜,没问题的话,以后稍微注意点饮食方面的问题,因为身体是自己的,再恶心反胃,也吐不到作者身上。

归根结底。

一本书从开始到结束,都凝聚了一个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有好的。

自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存在。

这一点无法避免,喜欢可以多翻几遍,不喜欢可以悄悄的离开,毕竟人的一生,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将以安静的姿态离开,没人例外的。

如果有可能。

何不从一开始静悄悄的来,再到静悄悄的走。

不用挥衣袖。

因为读者和作者的缘分,仅限于文字,没有文字的共鸣,就该有一种理性的状态相忘于江湖。

没有再见。

也无需再见。

李牧喜欢看书。

而且喜欢买实体书翻阅,在这过程中,难免也会碰到毫无营养价值的书籍,他不会骂作者,只会将书放在书架上吃灰。

因为李牧觉得,成年人就该有成年人的修养和气度。

毕竟文字的世界很大,大到无边无际,文字的组成也有千万种方式。

在如此浩瀚的世界里。

我们见或不见,又有什么区别!?

喜欢或不喜欢,又有什么分别!?

何况人生无非:今日重逢,他日别离,真的无需太过与计较。

“你倒诚实”

周老师捂嘴轻笑,道。

回到家。

李牧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又泡了一杯龙井茶,然后捧着茶杯走进周老师家里。

可能知道他会来,周老师也没有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