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粮价保护政策(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71 字 7个月前

独立于徐州体系之外,所以削藩乃是必然之事。

今日借粮,也是试探这些人的态度,真若是不借的,来日曹昂动起手来,也没有心里负担了。

而刘晔则插嘴道:“波才这些人,本就不事生产,虽有积蓄,但能借的粮食也未必太多,所以大头还是要在大族豪强那里。”

曹昂听了,有些犹豫起来。

曹昂其实并不想对陈国、陈留等地的豪强大族动手。毕竟此时豫州还未安稳,贸然动手,容易多生事端。

而且这些豪强大族也非善茬,利用地头蛇的优势,未必可以成事,却很容易坏事。

“还有什么其他好办法?”

杨洪听了又说道:“若是动粮商怎么样?”

众人听了,立刻看向杨洪。

“豫州之地,本就是天下最富庶的产粮之地,因此也产生了天下最多的粮商。粮价之所以这么贵,诚然有天灾之因,可这些粮商哄抬物价,制造恐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须知今年的收成尚未下来,虽说多地绝收,可是按照正常来说,当是有存粮的。”

因为这个时代气候变冷的原因,北方多是春种秋收,正常情况下,存粮是能够支撑到今年秋天的。

所以现在的粮贵,不过是粮商前瞻性的哄抬。

这些人利用手中渠道,提前大肆收购粮食,然后随着旱情,又故意抬高物价,一进一出,收益大增,可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不种地的普通市民,就真的惨了。

曹昂听罢,想了想,又摇了摇头。

“人家是正常买卖,犯了什么罪,哪怕是官府,无缘无故的,又如何有正规的理由动这些粮商。”

杨洪听了,立刻说道:“哄抬物价,本身就是重罪。”

曹昂没有对此评判,只是说道:“做事是要让人心服口服的。”

杨洪立刻便明白了曹昂的心思,曹昂不是不想动粮商,而是因为此事为人诟病。而且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若是毫无道理的抄了粮商的家,往后岂不人人自危。

于是杨洪立刻说道:“臣请处置此事。”

曹昂看了杨洪一眼,并没有回答,而是又看向一旁的童恢,他是陪着曹昂祭祖的两个幕府参事之一。

“汉宗,由你牵头,带上商曹、民曹以及土地署,设置一个物价司,专管市场上的价格管理。《食货志》就说了,‘籴甚贵,伤民;甚**,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所以这个粮价,要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