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乱袁(五)(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72 字 6个月前

引兵东顾,则我等只得束手待擒矣。”

曹昂这话,可是说到袁绍心坎里了。

“子修所言极是!我等若不团结一致,何日才能除掉国贼。”

曹昂点点头,接着说道:“所以非得有一人监国摄政,团结诸侯,积聚实力,才能有诛灭董逆之可能。”

“子修此言,才是谋国之论啊!”

此时的袁绍,对于曹昂的态度很是满意,可是想到死活都不愿监国摄政的刘虞,一时也无可奈何。

“若是大司马能如子修一般想便好了!”

“岳父大人何必在意此事,徐州有句谚语,叫做‘没了张屠户,还能吃带毛猪’,有他刘虞,自是最好,可是若没了他刘虞,咱们也能把事情办成了。”

袁绍听了一愣,他还真没想过宗室以外的人,盖因除了刘虞,宗室之中的人多无甚名望,难以服众。

东汉朝廷对待诸侯王,虽比不得明朝待宗室如养猪一般,可东汉诸侯王也实打实的没有什么权利,就是个吉祥物。

“子修何意?”

“岳父大人,这与天子血脉最亲的宗室,便是河间王之后的诸支,既然如此,何不以河间王刘陔为监国摄政。”

袁绍听了,摇摇头道:“河间王年轻德薄,恐不足以服众。”

曹昂笑道:“年轻不是坏事,年老德昭之人不愿为国效力,那就只得用年轻德薄之人了。再说昔日桓帝、灵帝,以外藩入主嫡支,也是无德无望还年幼,如何没人说他们是年轻德薄。”

曹昂这么一说,袁绍还真盘算起刘陔来。

刘陔是正儿八经的河间王,虽然年轻,但并无恶名。关键是袁绍继室刘夫人便出自河间王室一脉,所以与河间王府天然的亲近。

而且河间王是冀州封王,若是以其监国,冀州士大夫必不会反对。

至于刘陔年轻德薄,反过来说便是没什么威望,便于拿捏。

如此盘算一圈,袁绍发现这刘陔还真是最合适的人选。以刘陔来监国,再加上他手中的传国玉玺,便能堂而皇之地设立朝廷,承制封拜了。

想通了这些,袁绍忙看向曹昂。

若要拥立刘陔为监国,单凭袁绍一人,还真未必能让众人买账,但若是加上曹昂,则把握便多了不少。

于是袁绍便说道:“子修也觉得河间王合适,既然如此,子修不若与我一同于邺城拥河间王为监国,讨逆安国。”

袁绍说着,紧盯着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