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通透的师暄暄(1 / 3)

挂断电话后,师暄暄和骆宾看着一条推文笑得前仰后合。

标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爱欲的疯狂?一代影后就此拜倒在男花蛇的西装裤下。让我们走进师暄暄与骆宾不为人知的故事…

什么年代了,居然还用这么老套的措辞,全无新意。

不过,笑罢两人对视一眼沉默了下来。

师暄暄从头到尾没有问过骆宾是否后悔跟自己在一起,这种言情剧里的经典问话。骆宾由始至终也不曾表现过胆怯心生退意,只不过,当他看到居然有拿他父母做文章时,是真的愤怒了。

古话说打人不打脸,然而这是个处处打脸的世界。古话还说祸不及家人,可就是这样的底线都被时代的洪流无视了。

师暄暄莫名地觉得某些时候,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还不如过去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不是说战争好,她当然没有那么暴虐**。

只是纯从形为模式角度出发,战争最能考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别管平时内斗得如何激烈,外族入侵时华夏民族还是血气者居多。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身体连结成家国的防线,同仇敌忾以血肉筑就长城。

但是和平年代就不一样了,普天之下莫非闲人。

这些闲人凑在一起往往就成了乌合之众,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人云亦云。手指敲敲键盘,轻易地对一个根本就不认识的人评头论足。

被指摘的人他们不认识,若真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则罢了。平地也掀不起波澜。但奈何,偏偏就是无脑者或说不愿动脑者居多。

暗地里伸出一只手振臂一呼,于是一群人蜂涌而上,将无辜者推入深渊。

两千多年前的西方,有个人站了出来,戳穿民众的愚昧,代价是死亡。五百名由普通公民抽签组成的审判台,最终对这位大哲学家宣判:苏格拉底,**吧!

师暄暄觉得自己和骆宾也不是什么伟人,但是,如今审判他们的人却远远超过了五百人。十倍百倍甚至更多的人,高高地站在名为‘道德’的神坛上,用一种恨不能将两人千刀万剐的目光审视着他们。

满满的恶意,哪怕隔着屏幕,两人都能感受得一清二楚。

是不是谣言已经不重要了。愚昧的人们根本不在乎,今朝说往东便往东,明天说往西就再折回头。

他们身上没有奴隶的印记,却在思想上心甘情愿地被他人操控。面对这样的群体,没有道理可讲,更无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