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夏(1 / 3)

“我这次去特区,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叫刘永好的人,他给我讲他三哥跟我一样,也是农学院毕业的,现在办了停薪留职开养殖场,把鹌鹑养殖搞得风生水起,带动了好多老百姓脱贫致富!”

李耒把刘家兄弟的故事讲了一遍,当然重点不是他们赚了多少钱,而是给身边百姓带来了多少好处。

“听完之后我认真地想了想,他们几个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当初陈育新给县里的领导保证,最少要带动八户老百姓脱贫致富,我在这里也给领导您保证,这个任务我今年就能完成,明年最少再翻上一倍!”

邢书望有点措手不及,要是李耒给他说特区那边机会更好,他要去特区,邢书望还能接受,毕竟在特区肯定升得更快,但是自主创业,回去当个体户,他压根就没想到。

“李耒,现在那些个体户都是没读过书、没啥文化的人,你一个大学生去当个体户会不会太可惜了?”邢书望想了想说道。

“刘家兄弟几个都是大学生!”李耒继续说道,“而且我觉得我当个体户比在单位上班更能发挥从学校学到的东西。”

“领导你知道,我是学农业的,可是到了单位之后呢,本专业的工作干得并不多,和专业牵扯最深哪项工作还被人给举报了!”李耒一摊手,邢书望也是面露苦笑。

“你要是不愿意给我当秘书,继续留在农业局也行啊,回头我让他们把技术科交给你,这样总能发挥你的展业能力了吧?”邢书望误会了,还以为李耒不想跟他去**。

“去技术科上班确实要强一些,不过还是不如当个体户直接;我在技术科上班,有啥新技术了,还要先教给农技站的人,然后再由他们教给农民;当个体户的话,自己就能拉几个老百姓一起干!”李耒依旧摇头。

“但是你要是教会了农技站的人,他们就能教会更多老百姓,从长远来看,这比你单打独斗能帮到更多老百姓。”邢书望敏锐地发现了漏洞。

这可未必,我要是把公司做到和正大集团、希望集团一样大,能帮到的老百姓绝对不会少。

“领导,您一直教导我要相信群众的智慧,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只要我搞好了,周围的老百姓肯定会抢着学,效率绝对不会比您说的办法低!”

“书望,吃饭了!”俩人正说着,邢书望的爱人已经做好饭了。

“好,那我们先吃饭,吃完在好好说!”刚起身,邢书望一看手表,“哎呀,还是边吃边说吧,待会儿还有个会,是关于咱们县三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