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是否服从调剂?八大县官员安排…(1 / 3)

见众士人尽皆持肯定态度,刘铄倒也没有浪费时间,招呼郭淮道:

“伯济,把空白的竹简发下去吧,趁现在还有时间。”

“喏。”

郭淮应声承诺,招呼两个郡吏,一起分发空白竹简。

而刘铄则向众人解释道:“接下来咱们有八个县,何人想要首批为官,可将姓名、谋求官职、是否服从调剂,写在竹简上。”

“至于服从调剂是何意?简而言之,便是未能入选县令、县尉、县丞者,可愿意遵从郡守府的调剂,指定归入某县,由县令安排岗位。”

“若是愿意服从调剂,便写个‘是’字,若是不愿服从调剂,便写个‘否’字,写‘否’字者,首批入选失败,则自动归入待定岗。”

“至于写‘是’字者,在首批入选失败后,则由郡守府安排归入某县,再由县令安排,暂且担任功曹吏、主簿、主记、门下贼曹、县佐、县吏等官职。”

“这些官职虽不如县令、县尉、县丞,但也是县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承担责任较少,有业绩支持,同样可以获得晋升。”

刘铄话虽然这么说,但在座众士族子弟,对于县吏、县佐这种俸禄不足百石的官职,压根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一个个露出不屑的神色:

“我宁肯哪儿来,回哪儿去,也不愿意当县吏。”

“是啊,一个小小的县吏,岂不是侮辱人吗?”

“县吏一年的俸禄,还不如我的月钱多,干嘛在这里浪费时间。”

“没错,我苦读寒窗十余载,到头来落得个县吏?传说出非被人笑掉大牙不可。”

“......”

空白竹简分发完毕,有些人陷入了沉思,反复权衡利弊,思考是否服从调剂;有些人则是非常干脆,大笔一挥,便有心中答案;

真正的士族子弟大都会陷入犹豫,总感觉服从调剂,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可对于一些寒门士子而言,即便能当个县吏,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少......

在刘铄这里干活,有个盼头,可以先熟悉这种新型的晋升模式,一旦把业绩干出来了,不愁没有升迁的机会。

之所

筆趣庫以没有听到“服从调剂”的声音,是因为寒门士人相对比较自卑,尤其在士族扎堆的环境下,不敢随意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已。

因此,当刘铄真正把竹简全部收回来时,仍旧发现不少士人填写了“服从调剂”,只有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