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孤岛危机(2 / 5)

或者9%,当然,这只是为了举例方便,实际上的波动幅度和美元外汇比例一样,非常低,可能只有0.01%。筆趣庫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以此发行头寸与人对赌,我看好三个月之后这一批美国国债利率会从8%上升到9%,就建立看多头寸,大概就是如此。

不过,因为债券利率波动比例非常非常低,0.01%的那种,想要获得足够多的收益,就需要利用百倍以上的杠杆建立规模非常庞大的头寸。

只是西蒙近期收集到的数据,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目前持有的利差对冲头寸,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动用的本金只有20亿美元,超过150倍的杠杆。

如果是十年前,哪怕五年前,这件事和西蒙都没有太大关系。

现在却不同。

随着维斯特洛体系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整个维斯特洛体系与全球经济走向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西蒙不希望看到一场可能波及到维斯特洛体系的大型系统性金融风险。

曾经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差点引发全球金融海啸是如何发生的呢?

很简单。

大概是1998年下半年,亚洲金融风波波及全球,目光转向俄罗斯,毛熊经济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不得不如同亚洲很多国家那样向IMF寻求救助。

就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认为按照惯例,俄罗斯一定会与IMF达成救助协议,最不济,涉及到国家主权信用,俄罗斯哪怕砸锅卖铁,也不会放任自家的国债违约。

既然确定方向,因为系统恐慌导致利率大跌的情况下,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果断选择了看多,动用超高杠杆建立了数千亿美元的头寸。

结果,所有人都知道。

俄罗斯突然掀了桌子,不玩了,放任卢布贬值,主动国债违约,关闭交易市场。

结果是不止俄罗斯本国债券,欧洲、拉美和东南亚都是一片哀鸿,全线下跌,极端行情直接导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仓位被击穿。

国际金融市场的根本是以背后国家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国家信用作为根基,输赢都必须兑现,如果无法兑现,信用崩塌,整个金融体系也就灰飞烟灭,因此,极端行情之下,巨额的亏损会首先吞噬交易者本身,然后是头寸所在的交易所平台,如果交易所资本也耗尽,如果不想国际金融体系崩坏,就需要国家出手救助。

1987年股灾,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