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问(2 / 3)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210 字 8个月前

重文,而官家之前改枢密院为参谋院,让枢密院的武将作为参谋军事,这也是多为文资之官。朝堂之中尽显儒雅之风…………”

“君子谦谦,礼法为先…………”

“包相公……”包拯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狄青所打断:“据卫青所知,自周以降,至秦,汉,晋,隋,唐,历朝臣子剑履上殿,可到了咱们大宋便彻底没了。”

稍稍停顿一下,狄青看着众人变换的表情又道:“官家有言,尚武之风,乃我华夏之精神,若无此何以统一华夏?何以驱逐敌虏?何以安定四方?

如今文臣尽是文弱之态,案牍劳形也就罢了,君子六艺早已是抛之脑后,放衙之后更是眠花宿柳,弱不经风之态显于词又显于体,何以有雄心壮志横扫草原?若君王如此,朝臣如此,一国之百姓更是如此!”

“好啊!官家说的好!”再众人沉默之时,却是欧阳修高声夸赞:“陛下所言既是,我华夏汉室之所以横扫四方绵延千秋,乃是骨子里的这一腔尚武热血!

如今海晏河清之象以升,天下之人无比趋于文弱之感,文人提不起剑,上不得马,从军之人虽然尚且不同,但时日以长难免趋同,此非我大宋幸事矣!”

狄青颇为佩服欧阳修的话语,敢言天下文臣之不敢言,他欧阳永叔向来如此。

四周的文臣也听到了他们的高谈阔论,缓缓的集中到了一起,这时狄青才再次开口:“官家让狄青传个话,也是一个问题,还请诸位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想想,待到了木兰围场之后,官家自会询问。”

原来这狄汉臣是有密旨的,众人无不竖起耳朵仔细倾听,生怕漏掉一个字,其实是他们多心了,不禁狄青再发问,还有一队军士骑马大喝:“朕统御天下靠治,周礼有云:“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然何以大治?”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却极难回答,统御天下靠的是治理,如此方能使得天下太平,可用什么去维护天下太平?

有许多人都觉得天下太平一旦得到之后,就会永远的维护下去,永远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