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这个问题没有答案(2 / 3)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200 字 8个月前

朝皇宫之中的,他终究是这里的客人,面对萧挞里提出的问题,赵祯想都不想的回答:“没有可能!”

“西域之战陛下输了!大宋也输了!”

赵祯点了点头:“是,朕太过自信,也太过小瞧辽朝,但这所谓的输赢最后的结果呢?”

萧挞里不明所以的望向赵祯:“结果我大辽获得西域之地,陛下成为我大辽“客人”!”

赵祯笑着摇头道:“真如你所看到的一般?此战我大宋是输了,从西域之地撤走了,西域也成为你辽朝的疆土,可我大宋有何损失?你辽朝的损失呢?我大宋依旧可以从天竺借道,依旧可以保持通商不绝。”

赵祯的话让萧挞里警惕,暗自算下来,此次用兵所耗国帑之多对于辽朝本就不多的财政来说几乎快要枯竭,辛亏从西域调来大量的钱财,否则还真的堵不上这个窟窿。

“陛下的意思是我大辽依旧没有占到好处?可本宫觉得占了西域便是大胜!”

赵祯笑了笑:“这是辽朝噩梦的开始……”

在萧挞里看来,这是赵祯倔强的表现,死活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即便是承认了,还以这种口气说话,实在令人心中不爽。

赵祯才不会管这些,辽朝的经济制度本就畸形,所有的财富都掌握在了贵族手中,而真正能流入民间的却少之又少,而大宋的财富不光是集中在商贾手中,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平民百姓之间。

而朝廷更是掌握了财富的大头,以税赋平衡财富差距,而且有大量的财富投入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这些东西看似没什么作用,可一旦形成规模,却会给整个大宋增强力量。

若是比较的话,大宋在文明进程中是一个茁壮成长的孩童,而辽朝是个畸形儿,萧挞里虽然学习了大宋的政策,可却生搬硬套的往辽朝身上加,虽然稍有成效,可时间长了,弊端也会暴露出来。

单单是贫富之间的差距便会使得辽朝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内乱。

大宋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有健全的制度维护,有不断完备的律法保障,而这些,辽人差得远嘞!

第三个问题问完了,萧挞里不再说话,而是紧盯赵祯看了许久,接着她突然问到:“本宫一定让你看到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