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2 / 3)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175 字 7个月前

遣的北京城和北平府的禁军,大宋这么多年来已久改不了在京畿附近大量屯兵的习惯,加上背嵬军,踏白军,以及禁军上四军和一部分十六卫,大宋此次出兵的数量大约在四十万人左右。

这是一项极为庞大而冗长的过程,须有朝廷一半以上的衙门配合,文臣自然得到了消息,原本“病入膏肓”的庞籍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冲入宫门,而剩下的一帮文臣则是紧随其后。

朝中的官员几乎都到了,他们心中甚至有些怀疑,为何突然就用兵了?为何之前没有一点前兆官家就用兵了?

相公们已经进入勤政殿多时,但城中的兵马已久在向宋辽边境集结,大宋的马车经过改造之后,早已变成适合运输的最佳车辆,车厢下面有减震的铁条,又有弹性极好的橡胶轮胎,这两者的结合使得马车在水泥路上可谓是健步如飞。

这样的马车大约有数千,他们在公路上,铁路上飞快的前进,除了路上吃草料的休息时间外,几乎毫无停顿,即便是连夜间都在前进。

不出三日便能尽数抵达宋辽边境上!

要想以假乱真,那就必须要骗过所有人,即便是大宋的臣子也要以为这是一场真的灭辽之战才能达到赵祯的战略目的,当人若是文臣之中没有几个真正的明白人指挥全局,这事情也难行得通。

于是赵祯只接见了庞籍这位相公,以及夏竦这位参知政事,当然还包括了三司使包拯,若是没有他包拯这位大宋“钱袋子”这事还真的搞不了。

勤政殿属于宫中的内殿,已经到了禁中的范围,赵祯早已是洗去了身上的烟味,神清气爽的在这里接见三位朝中重臣。

“庞相公的病可是好些了?”赵祯略带揶揄的望着庞籍,他总是以腿疾难愈为由请假,逼急了就要请辞,赵祯知晓,他这是想急流勇退了,在大宋已经坐上相公这般位极人臣的位置,并且在他的任期内大宋收复了西夏,又有什么不知足的?

即便是辞相,也能得到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已经算是在大宋的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庞籍老脸一红:“陛下,臣腿疾难愈,实在不堪……可陛下突然挥兵北伐,一夜之间调动禁军不下四十万,老臣觉得颇为不妥!”

夏竦跟着点头道:“陛下,时机尚未成熟,此前陛下也下过口谕,伐辽大计,徐徐图之,先坏其财,再夺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