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讯骤至(2 / 3)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315 字 8个月前

的望向自己的父亲,周辅成微微点头道:“既然是陛下赏赐的就勿要推辞。”

周敦颐恭恭谨谨的对赵祯拜下行礼道:“草民谢陛下赏赐!”

赵祯微笑道:“平身吧,但有一点你要记住,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切不可死读书,也不可尽信书!”

周敦颐一惊抬头道:“难道书中也有错?!”

和周辅成相识一眼哈哈哈大笑,赵祯摸了摸周敦颐的脑袋道:“痴儿,书中的知识又是从何处而来?还不是先人以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理解写下,如果有一天你的知识积攒到足够的程度,你自己也可著书立说啊!”

赵祯说完便转头对周辅成道:“朕和你聊得相当投缘,你的学识朕也算是考量过了,既然有进士出身,可否请先生入朝为官?”

见周辅成要拒绝,赵祯挥手道:“先生别忙着推辞,在朕的治理下大宋虽然日新月异,可风气过于浮躁,朝中的参知政事鲁宗道不止一次上疏与朕,可朕却没甚的好办法,如今你也发现这问题,可否请先生助朕?所谓的文治实乃名不副实!”

皇帝的都把话说的如此真切了,而且周辅成眼看大宋的风气变得浮躁也是心中不忍,稍稍思虑便答应下来:“如果草民的学识能得陛下看重,草民必以身效王事!”

赵祯高兴的离开,出宫本是带着儿女体验生活自己也能散心,谁曾想遇到了周敦颐父子,这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赵祯对商品化入侵社会的可怕深有体会,改革的阵痛是在所难免的,但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

后世便是相当好的典型,为何要提倡和谐?为何要提倡那些本就存在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中的东西?还不是因为缺失!

赵祯不希望大宋也变成这样,当一个国家开始正面宣传和提倡美德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已经远离了它。

在大宋根本就无需提倡所谓的中华传统美德,因为在这个国家百姓的骨子里它早已存在。

宋人的思想淳朴,现在只是刚刚接触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生活质量迅速提高之后带来一丝躁动。

赵祯相信强大的儒家思想和封建思想能按压住这股躁动,封建时代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思想上的统治强大到无与伦比地步。

才刚刚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