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私掠证,破城令(1 / 3)

大明开疆七年,五月十五。

这一天,红日当空,清风徐徐,南京城外风和日丽。龙江之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旌旗蔽空!

鼓角齐鸣!

大明十万常备军,十万武装民夫,共二十万大军,在龙江江畔列开了阵势,大明皇帝朱标亲自为这二十万大军送行。只待朱标一身令下,他们就会登上战船,开赴安南。

没错,大明这次是从南京城直接发的兵。他们将直接从南京外的龙江出发,沿长江西行入海,一路南下,不费军士一点体力,直扑安南。

事实上,这次征安南的运输、后勤任务,由华夏舰队三万人,南洋舰队七万人组成。

算上这些水军,大明出动的兵力达到三十万了。wwω.ЪiqíΚù.ИěT

很简单道理,当初大元征安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水土不服之外,就是安南的坚壁清野战术了。安南人往深山老林里一躲,将粮食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直接埋了,元军上哪找去啊?

以元军的残暴都无法就地征粮,再加上水土不服,遍地丛林、高山、河流……安南本身的三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最终难以支撑,大败而归。

朱标就吸取了这个教训,根本就不做因粮于敌的考虑,出动十万水军攻占安南各港口,为大军提供后勤。

安南的地形,就像一条狭小的长蛇,或者说是一个英文的S。海岸线长达四千余里,东西却不过几百里,简直太适合大明海军为大军提供后勤了。

非但如此,朱标还向大明的封臣们,颁发达了私掠证——大明四百有爵位的封臣,获得了南洋岛屿。但是,受制于人力资源不足,无法大规模开发。就算抓南洋的土人为奴,劳动效率也极其低下。所以,朱标开出了四百多张私掠证,允许朝廷各爵爷,发私兵,直接去深山老林中掠那些逃入山中的安南人为奴。毕竟,安南人受华夏影响太深了。这些人再不可靠,也比南洋土人可靠不是?再劳动效率低下,也比南洋土人好用不是?简直是最优良的南洋奴隶人选。当然了,朱标这道旨意的核心,还是为了对付安南。

“你们安南不是坚壁清野吗?朕就给你们来个掠夺奴隶,清扫山林!所有逃入深山老林的人,即可视为逆民,全部掠为奴隶!他们打毛的游击啊?都给朕去南洋为奴挖鸟粪吧!周围就是茫茫大海,想跑别想跑!”

不管怎么说吧,算上这十万海军的支持,再加上四百位爵爷的掠奴私兵们,明军参战的总兵力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