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1 / 3)

确实,让郭翀做状元,跟朱标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历史记载中,朱元璋也觉得郭翀长得太难看了,恐怕有失大明帝国的体面。

于是乎,他让年少英俊的吴伯宗做了状元,貌丑才高的郭翀做了榜眼。

如此作为的效果,其实并不好。

吴伯宗少年得志,颇有些恃才傲物。朱元璋让做翰林典籍,吟诗作赋,他干得相当不赖。但是,朱元璋想提拔他,让他做太常司丞,干些实务,他就不乐意了,坚决不奉旨。好吧,不做太常寺丞就不做太常寺丞吧,朱元璋改让他做国子司业,也就是做最高学府的副校长,够清贵吧?结果,吴伯宗还是不愿意离开朝廷中枢,再次推辞。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朱元璋大怒,直接将吴伯宗贬金县教谕。后来,吴伯宗好不容易清醒了些,官场沉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吧。结果,又扯进他兄弟举荐不实的案子里,降为检讨。此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假如,吴伯宗当初就得到他应该得的榜眼,想必也就没后来那么骄傲了,不会仕途如此不顺。

郭翀更惨,因为相貌丑陋,被夺了状元,大受打击。仅仅做了个“吏部主事”的官职,就淹没在历史中了。

朱标既然知道这段历史,当然要有所劝谏。

当然了,朱标维护郭翀、吴伯宗的名次,也不仅仅是为了郭翀、吴伯宗的前途着想。到了他这个身份地位,主要考虑的是,不是某个人的前途,而是一件事对整个大明帝国的影响。

朱元璋也是如此。

所以,今天朱元璋,直接将朝廷内部,关于郭翀、吴伯宗二人名次争执之事,在奉天殿内说出。

朱元璋道:“确实,你应该感谢太子。论才学,你的卷子,的确应该名列第一。但是,无论是左相李善长,还是右相胡惟庸,甚至是这场科举的主考官宋濂,都劝咱让年少英俊的吴伯宗做这个状元郎。至于你郭翀么……给个二甲第四名也就罢了。郭翀,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臣知道。”郭翀道:“微臣这个状元郎,代表着国家的脸面。如果,朝廷因为微臣貌丑,对微臣的名次进下调,其实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太子却为你说了话。你知道为什么吗?”

“微臣不知!”

“标儿,说给他听。你将朝廷的考虑,说给天下人听。”

“是。”

朱标从朱元璋旁边的座位上,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