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千年国恨,沧桑难平(1 / 3)

“啊?殿……殿下?”郑道传当即有些傻眼,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外臣刚才所言,还……还有半分虚假不成?”

朱标连连冷笑,道:“何止是有半分虚假啊!简直是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何以见得?”

“诸位爱卿。”朱标缓缓向四下里看来,道:“这郑道传,口口声声,说我华夏和高丽的交界之处,是在公崄镇。你们可知,这公崄镇在哪?”

朱樉挠了挠脑袋,道:“大哥的意思,这公崄镇不在海洋地区?”

“当然不在海洋地区。”朱标道:“大约在两百年前,高丽睿宗伐辽,兴建了英、福、雄、吉、咸六州,以及公崄镇。并且,立下公崄碑,定为高丽和大辽的边界。那时候的公崄镇,大概在曷懒甸附近,跟海洋地区又什么关系?还有最关键的,这所谓的六州一镇之地,两年后,就被人家大辽夺回去了。哦,这地界你高丽占了两年,就成了你高丽的领土了?我华夏占了几百年怎么算?怎么?你高丽说公崄镇是两国边界,就是两国边界了吗?到底是大辽承认了?还是大金承认了?还是大元承认了?完全是自说自话!”筆趣庫

朱樉听完了,简直目瞪口呆,道:“高丽人,还……还能这么无耻?”

“就是这么无耻!”朱标道:“铁岭北部及东、西之地,自西汉起,就是我华夏的土地,隶属玄菟郡。在东汉时,属乐浪郡。在南北朝时,被兴起于辽东的高句丽所据有。唐复辽东,灭掉高句丽,与新罗以大同江为界。王氏高丽兴起,辽、金、元三朝皆以铁岭为界。哼,这一千多年来,铁岭以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就是为我华夏所有。至于什么公崄镇,更是只有两年时间,为高丽所有。”

事实上,高丽的无耻之处,还不单单在这里呢!

在历史记载中,朱元璋要设铁岭卫,高丽百般阻挠,把公崄镇的位置,直接前移两百里。明初百废待兴,史料缺乏,还真被高丽人含混过去了。从那以后,高丽人尝到了甜头,这“公崄镇”到底在哪,越发飘忽不定。

总而言之,高丽人前进一步,就说现在的边界,是公崄镇所在,大明的“铁岭卫”也就是一退再退。

那么,大明是傻的吗?一再被骗?其实也不是。

朱元璋时代,百废待兴,史料缺乏也就罢了。朱棣,永乐大帝,连《永乐大典》都修了,也史料缺乏?

关键是,朱棣靖难之役,得位不正。当时这个地区又确实苦寒,出产不多。**作为最先承认朱棣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