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铁锅的巨大价值(1 / 3)

何为贡貂皮?就是依照身份高低,向朝廷进献貂皮。比如,最普通的库页岛百姓,一年向朝廷进献一张貂皮。

朝廷对这些人的回馈,则称为“赏乌林”。什么是“赏乌林”呢?其实,就是“赏乌绫”的以讹传讹。“赏乌绫”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什么意思了,赏赐绫罗绸缎。换言之,就是赏财物。

库页岛虽然物产丰富,但依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讲,绝不是什么好地方。道理很简单,有好东西卖不出去,换不成所需的物资,甚至连生活必需品都换不来,也就称不上多好的东西了。

岛上的部民简直什么都缺。

“赏乌林”,就是朝廷赏赐他们一些生活必需品。

一张貂皮,能换来这么多好东西?

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恨。岛上的百姓们,能不人人效忠朝廷吗?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什么?朝廷赏赐这些物资不划算?

拉倒吧。一个库页岛,比台岛都大,你驻三千军多不多?三千军背井离乡吃喝拉撒,一年得开多少薪俸?整个岛屿的军费得多少?

赏赐给这些百姓些许生活必需品,才能有多少?

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岛民归顺之后,就是不穿军装的军人,为国守土。

这些赏赐,虽然确实要超过他们所缴纳的赋税,但的确不多。

所以,朱标决定,对岛上的部民依旧用清朝的制度——“贡貂皮,赏乌林。”

当然了,朱标说对这些百姓心怀善意,就心怀善意了?人家凭什么信啊?

事实上,朱标率近两万大军登岸,早就吓得岛上的百姓们,躲入岛上的深山老林之中了。

朱标好不容易,软硬兼施,才劝说这些部民走出深山,参加“赏乌林”大会。

库页岛虽然人数不多,但太过分散,路途也非常遥远。直到现在,才集合了个八不离十。

总共是三千二百八十人,参加这场“赏乌林大会”!

……

……

耨德是库页岛的一名普通子民,费雅喀人。

没错,就是费雅喀人。库页岛上尽管人口不多,但分布着赫哲、费雅喀、奇勒尔、恰克拉等诸多名族。只是费雅喀有一千四百多人,是库页岛上的人口最为众多的名族罢了。

耨德一家五口,和二十多户费雅喀人一起,生活在特米河口。

小时候,耨德也不知道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