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才饮长白水,又食库页鱼(1 / 4)

纳哈出臣服之后不久,就和三百多名蒙古贵人,被冯胜率军押送,前往南京。

还是那句话,这些降军降将不是不能用。但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得经历长时间的仔细甄别,才会派往已经经过分化拉拢、改编、掺沙子的部队。甚至,有些人再也不会回到他们原本熟悉的部队。或者,有些人连继续带兵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去应天武学院做个教官了。

总而言之,随着明军越来越正规化,降将发动叛乱的可能,已经无限趋近于零。

不过,朱标却没有和冯胜等人一起回南京。

很简单的道理,现在朱标的所在之地,是后世吉林省的中部。吉林省南部,黑龙江省,乃至于黑龙江行省以北的两百多万平房公里的土地,朱标并未涉足。

而且,这些地区不光是女真人啊,还有赫哲人、费雅喀人、鄂伦春人、锡北人……乃至于自己也说不出本源的的形形**的名族。

大明朝廷的威严,并未深入这片表面上寒冷、荒凉,而实际上却物产丰富、等待开发,异常广大接近半个大明的地区。

那怎么行?

所以,朱标留下邓愈,处理东北地区的善后事宜。他自己,则带着朱樉、朱棡、朱棣乃至于那些勋贵子弟,以及雄武、天策二卫,以及新收降的女真军,继续向北巡行。

一路之上,朱标和众贵族子弟一起,不断接见众部族首领,接受他们朝拜和贡品,听取他们的疾苦,颁下朝廷的赏赐。比如丝绸棉布,比如铁锅,比如针头线脑,比如各种药物。

随着朱标盛大、华丽的仪仗的到来,大明朝廷的威严深入东北各地。

随着这一收(收赏赐)一送(送赏赐)之间,大明朝廷的光芒,彻底将这些地区照亮。

随着这几千里的行程下来,那些曾经在南京养尊处优的勋贵子弟们,知道了什么是民间疾苦,什么是饮冰卧雪,什么叫荒蛮嗜血,什么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逐渐长大,逐渐成熟,逐渐符合父辈对他们的期望。wwω.ЪiqíΚù.ИěT

随着这几千里的行程下来,朱标身边多了一千六百名护卫。这些人,是沿途那些部落的子弟。有些人是憧憬中原的繁华,有些人是敬仰太子的强大,有些人是羡慕汉人的知识,有些人是被父兄强迫而来……不管怎么说吧,这些人既是那些部落的“质子”,又是大明伸向这些地区的一根根触须。不管他们原本的目的如何,他们将成为朝廷和这些部族联系的纽带,双方越来越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