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为后世子孙,挣一份大大的家业(1 / 4)

“来,岳父、岳母,媳妇儿,你们都坐下,听我慢慢说。”

王大柱起身,给吴老爹和张村正以他自己,都倒了满满一碗米酒,才继续道:“我不说那些保家卫国的大道理。虽然纳哈出的大军都杀到金州了,离咱们这儿还没一千里呢。但是,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我大明边军也不是吃素的,纳哈出他打不到正定来!我也不说,报答太子、陛下、朝廷大恩的大道理,人家富有四海,不稀罕我的报答。我现在,就说说咱们小门小户小家庭的小道理!”

吴老爹道:“贤婿,你说。、”

“岳父、岳母,你们说我们家两口子,种着集体农庄的一百亩地。一年有差不多一百石粮食的收益,这日子怎么样?”

吴老爹道:“那当然是很好了!一年快两万斤粮食的纯收入,别说你们两口子了!就是再生个十个八个孩儿,都养得起。”

王大柱微微点头,道:“是啊,我就是再生个十个八个的孩子,也养得起。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十个八个的孩子身上。诶,咱也别说十个八个了,就是七个。我和阿英生个五男二女,岳父和岳母觉得怎么样?”

古代重男轻女,一个家庭的后代,五男二女是最理想的配置。正所谓“顾五男二女,七子成行”。祝福别人新婚,也经常送别人画着“五男二女”的图画或者器皿。ъΙQǐkU.йEτ

吴老爹道:“那敢情好了。贤婿你家人丁单薄,到了你这一代,却五男二女枝繁叶茂,真是给先人立了大功。”

王大柱道:“现在问题来了。两个女儿总是要嫁人的,不用管她们。但是,五个儿子呢?我和阿英去世之后,他们一个人能分二十亩地。一年二十石的收入,养活一家人,怎么样?”

“那……那也可以温饱。”

“但也就是勉强可以温饱了,像现在的好日子可就没有喽。还有,他们还得生儿子呢。到了我孙子这一辈,二十亩地再分成五份……一家四亩……”

“那就只能给人当佃户了。”

“所以啊!”王大柱道:“咱们的日子虽好,集体农庄也是不错。但是,即便不犯任何错误,到了第三代,也就无以为继了。所以,这集体农庄建立之初,就立了个规矩。”

“什么规矩?”

王大柱:“一个人的土地,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不能分拆。比如,我王大柱要是只有一个儿子,那他就能继承我和他**总共一百亩地。”

“那其他儿子呢?”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