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旨意下达,天下震动(1 / 4)

又七日后,朱元璋连发了四大旨意。

其一,封安庆郡王常遇春长女常凤仪,为皇太子妃。今年十月初五,与皇太子朱标大婚。

其二,取消中书省下设的司农、礼仪、刑名、将作四司,设礼、吏、户、兵、工、刑六部。以滕毅为吏部尚书,樊鲁璞为侍郎;前司农卿杨思义为户部尚书,少卿刘诚为侍郎;钱用壬为礼部尚书……等等。

其三,发布《大明藩王律》,详细制定册封大明藩王的程序。无功只得郡王,降等袭爵。有开疆拓土之功,才能实封亲王,并且拥有封地。华夏本土不封,郡王有意开疆拓土,需要军中服役五年……藩王被百姓推翻或者敌国侵略而亡的处置办法……大明帝国救援藩王的程序……藩王继承的规矩……等等,一切尽在其中。筆趣庫

其四,虽然如今虽然华夏传统势力范围,都在汉人的手中。但是,四川行省,归明夏管辖而不是大明。现在,大明对明夏的最后一次劝降,如果明夏执迷不悟,勿怪大明兴天兵以讨不臣!

四道旨意一发,天下震动。

当然了,前两道旨意,没什么好震的。

朱标和常凤仪的婚事都拖了一年了,怎么也该完婚了。现在,朱元璋把婚期,定在四五个月以后,已经算慢的了。

而且,在如今大明国,富贵最接近朱家的,也就是安庆郡王常家,和中山郡王徐家了。朱标不娶常凤仪,还能娶谁呢?总不至于娶徐达那还没十岁的女儿徐妙云吧?

大明朝廷成立六部,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唐朝开始,华夏就实行六部制了,连元朝都是如此。

兵部和大都督府的权责,也划分好了。

大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也就是说,军队的征招、训练、后勤,乃至于战场上作战,都是大都督府负责的。

但是,调动哪支兵马去前线作战,任命哪个大将统领哪部分兵马,是兵部负责的。战后论功行赏或者论罪行罚,虽然由大都督府做草案,但必须得经由兵部进行审核。

其实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根本就不是新玩意儿,吴国早就实行类似的制度了。

吴国直接掌兵的最大军事单位,就是“卫”。每卫五千人多一点,拥有固定的营地、兵员、主将。

卫以上的将领,官阶虽高,手底下却是没有直属的军队的。出战时,中书省会发布调兵令,让某某卫去某某地,听从某某人的调遣。出征回来后,各卫所兵回归驻地。原来的领兵大将,也就不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