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天子当四海为家(1 / 3)

朱元璋的气魄,真是够大!

朱元璋的心志,真是坚过铁石!

直到现在,朱标才算明白,朱元璋让他前来祭祖的真正心思。HTtρs://Μ.Ъīqiκυ.ΠEt

在历史记载中,为了解决“土地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的问题,朱元璋进行了将近四十年的布局。如果不是朱标死得早,如果不是朱元璋活得不够久,这事儿还真就能被朱元璋做成!

现在,朱标给了朱元璋更高的目标。

朱元璋起于民间,远比朱标更清楚,要做成此事,到底难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他没有知难而退,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子孙。

今天,朱元璋既是让朱标前来祭祖,又是让朱标在祖宗面前立誓!

朱元璋做不成此事,还有朱标!

朱标做不成此事,还有朱标的儿子1

儿子不成,还有孙子!

老朱家认准这个目标,一定得把这事做成了!

“父王,您放心吧!用不着什么子子孙孙!在您的有生之年,一定会看到,我华夏百姓不仅人人温饱有余,还能读书明理!我发誓!”

朱标暗暗定了决心。

然后,将那祭文点燃,完成了祭祀。

……

……

曹秀和刘英,这两位未来的侯爷,就不跟朱标一起回应天了。他们本就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也着实没什么才干。当初是在老家活不下去,才去投奔在外地“做个大官”的朱元璋的。

现在终于不再打仗了,他们以及他们子孙后代的主要任务,就是和那二十多户乡民,为朱家守皇陵,安享太平了。

对了,顺便说一句,曹秀、刘英乃至许多乡民的先祖坟茔,都是在皇陵范围内。朱元璋没有霸道地命这些乡民迁坟,而是允许他们自由出入皇陵,祭祀先祖。

所以,他们既是给朱家守陵,也是给自己先祖守陵,本来就是应该做的。这些人最低的待遇也是终身免税以及徭役,刘英和曹秀甚至有侯爵的俸禄和体面,真是羡煞不知多少乡民。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朱元璋“一人得道”,连带着邻居都“鸡犬升天”了。

……

……

三日后,朱标离开了濠州,往应天而来。这次回乡祭祖,朱标无论来回都走得甚慢。

再次回到应天城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了。

这时候,应天新都,正在如火如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