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捷报不断(第一更)(2 / 3)

问鼎十国 无言不信 1125 字 2023-05-02

下降后南下。

大周、南唐一直都不对付,淮河原有的桥梁早就掘毁了。

周兵想要南下,唯有渡河一途。

相比乘着舟船抢滩登陆,这踩在冰上或者浅滩强攻对岸防线,显然更加占据优势。

郭荣同意此次出兵,也是有此打算。

结果这计划赶上了人家的变化,李谷见对方居然没有把浅驻守,第一时间就派兵轻装奔袭淮南,不费一兵一卒的就渡过了淮河,在淮河以南建设军事要地。

面对这种局面,郭荣忍不住赞叹了一声:“先生神算!”

罗幼度憋了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来:“全靠对方赏脸配合。”

这渡过了淮河,自然要在淮河上搭建运输粮草的浮桥。

罗幼度的任务是下发指令,调拨徐地百姓修建浮桥。

这任务看似简单,事实上还是挺复杂的。

离前线最近的是颍州、宿州两地,两州治下三十余县,要根据他们户籍人口合理的安排劳役。

若数量多了,会造成州县百姓的生活压力,数量少了又会拖延进程。

故而州县要出多少人,得经过准确的计算。

>

罗幼度在这方面是强项,确切的说所有受过义务教育的穿越者们特有的绝技。

基础算术在计算这方面上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李谷用兵稳重步步为营,采取了先拔钉子后围城的打法,不断的派遣兵士蚕食南唐疆域,对寿州步步紧逼,展开了合围之势。

面对大周如此战术,南唐也不断的派遣兵士拖延周军的进程,以争取更多的时间,进一步得到南唐朝廷的支援。

这种战术与应对方式,注定了大战没有,小战不断。

综合实力来论,南唐并不输于大周。但是中原动荡不止,大周的兵士久经战阵,而南唐兵士缺乏战场磨炼,十年老兵,甚至连一次战场都没上过。

这种小规模的战阵,最考验将帅武勇兵士强悍。

毫无疑问,大周捷报不断。

今天武行德击溃敌人千余,明天向训破敌两千,后天王彦超在寿州城下破敌……

出战十二将,几乎皆有建树。

郭荣乐的合不拢嘴,亲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