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天香阁(2 / 4)

听到她们母子的对话我心中顿时一动。

难道,我梦到了余良的前世情景?

据传那地府第三殿阎罗王宋帝王余良前世乃是唐僖宗时期的洪州刺史。

正好,我也得好好去看看,我与这余良前世究竟有何渊源,这余良,又是如何做上地府第三殿的阎罗王宋帝王的。

打定主意后,我便随着这对可怜的逃荒母子一起进了城。

进那城门之时我还特意抬头看了一眼城门上的三个大字:洪州城。

果然不出我所料!这里是那余良的管辖地洪州城!

那对逃荒而来的母子进城后很快就隐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消失无踪了。

进城后我也不由得感叹,这洪州城虽不是唐僖宗时期的都城,但在这洪州刺史余良的治理之下倒也称得上是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我走在洪州城的一条繁华大街上,赫然发现了一个让我意外的地方。

不远处那栋盖着琉璃瓦的木楼楼顶处竟然往外冒着缕缕妖气。

这青天白日的,竟然有妖祟横行?

我仔细打量那冒着妖气的楼宇。

好家伙,天香阁?

这是……

我看着那些入天香阁必走的台阶两旁那用青漆粉饰的木围栏,难道,这就是“青楼”的寓意?

我学过历史,知道自唐代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青楼文化也渐渐形成。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写下过“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的诗句来,还有杜牧,也曾留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遣怀》佳句。

那个年代的士大夫及文人骚客,并不似现代人对青楼的认知,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像苏小小、陈圆圆、李师师等名妓的野史流传下来了。

这天香阁是一栋装修考究的两层建筑,大门口挂着两串大红的灯笼,两根一抱那么粗的柱子上还洋洋洒洒的写着一副对联:

“醉别红尘,平步青云”

“醉梦恋尘,不求白首”

二楼那个硕大的木招牌上用烫金大字写着“天香阁”。

天香阁大门的入口处站着好多衣着大胆云鬓低垂手执香帕冲过路客人搔首弄姿的女子。

“来呀,来呀,客官,来我们天香阁看看啊!有美人,有歌舞,有酒菜,来这里一次,包您醉别红尘,平步青云……”

我心念一动,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装束,一袭白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