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六章最后冲刺(2 / 3)

算是你提前有准备,针对许多数学猜想或者理论都进行过研究,甚至提前准备了稿子,意义都不大,因为评审组想听到的,是有自己想法、有新意的阐述,他们还会随机提问,让人防不胜防,是不是选手自己的东西,很容易就能辨别。

而且这个环节,没有明确的答案,评审组打分的主观成分非常强,刚好,他们华国队又是不怎么受待见的,这双重buff一叠下来,真的非常的悬。

“对这个自由阐述环节,大家有什么想法?”于奇问大家。

他的语气有些严肃,因为在往届的比赛中,华国队在这个环节得分非常的低,其实他们在笔试做题的环节,成绩并不差,都是这个环节拖了后腿。

在试卷上答题答得不错的华国队在自由阐述环节就像是被掐住了嗓子一样,说不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来。

所以渐渐的,别国对于华国数学的印象就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埋头做题,其余的一概不会。

在之前的训练中,大家也有许多针对这方面的练习,比如,于奇创立了一个小游戏,让每个人每晚回去想一道这种题目,不拘是什么数学定理或者猜想,第二日一早写在纸条上,大家随便抽,抽到的人就要对纸条上的题目进行即兴阐述,这样训练下来,

x33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x33

大家又都是从全国各地遴选上来的,年轻,脑子活,于奇虽然担心还也还不至于非常紧张,但是这比赛前夕了,他还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大家挠了挠脑袋,虽然大家心里都有谱,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于奇看向苏清云,“清云,你来说。”

苏清云想了想,只说了四个字,“随机应变。”

于奇愣了愣,之后笑了,随机应变,四个字说来简单,实则是最难的,要对抽到的任何题目在最快的速度内理清思路,顺好逻辑,再组织语言,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在随机应变的范围内,非常困难。

但是于奇想了想以往苏清云的表现,也说不出什么让她稳着点儿的话,因为她不管是试卷上的题,还是这种阐述环节,都是完美得挑不出任何差错的,那是要逻辑有逻辑,要思路有思路,要新意有新意,每次都听得他激动不已。

他对于苏清云,是放心的,但是其他人……

于奇的目光一一扫过陈哲宇、李思源等人,他们没有一个人的脸上有退缩,都是一脸的自信。

他们有天分,也有冲劲儿,于奇觉得,他应该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