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连话都忘了该怎么说(2 / 3)

的那个人,一面在周围四下寻找。

出了这排长柜,往后才走了两三排,突然听到“哐当”一声,瓷器落地粉碎的声音!

这一响,犹如在寂静的深海里引爆了一颗鱼雷炸弹。

“谁?!”

一个女声惊起,接着就听到脚步簌簌往这里赶来。

章陌烟先于来人赶到事发处,只见小太姑奶奶脸色发白,浑身发抖地看着地上,在她的脚边,一件色红如血、釉色浓艳的瓷器摔得四分五裂,圆形的底座滚在了一边。

“小太姑奶奶……”章陌烟搂住吓得魂飞天外的小太姑奶奶,“怎么回事?”

“啊!”一个二十来岁长相文静的女子过来就叫了一声,盯着地上散成一片的瓷器愣了至少10秒,然后非常惊恐地看着她们问,“小太姑奶奶?你是谁?这是怎么搞的,天哪……”ъìQυGΕtV.net

女孩脸色刷白地蹲下来,手指不敢触碰似的悬在一片片红色的碎瓷上,张着口吃惊到失语,过了半天才咽了咽脖子发出紧紧的声音,“这是康熙郎红啊……天哪,这……怎么会这样?”

听到郎红二字,章陌烟心口一跳。

“要想穷,烧郎红”是古来有之的一句行话。在瓷器烧造史中,红色极为难得,是仅次于天青色的一种名贵釉色,而它之所以稀有,是因为红色对窑炉的温度要求极为苛刻。

根据现代先进仪器测算,红釉瓷器只在1250℃到1280℃的温度里可以烧成。如果温度低了,瓷器颜色会变黑,如果温度高了,颜色又会发白。

这30℃的区间在没有精密仪器的古代,完全只能依靠工匠的经验来判断,所以红釉瓷器的烧成率极低。

从唐朝长沙窑偶然烧获的红釉,发展到通体呈现玻璃光泽,宛如宝石的郎红,工匠们努力了一千年,不知道多少窑场为了烧出郎红几乎都破产了。

所以,现在地上碎掉的这件瓷器,价值可想而知。

“你是谁?!”女子秀眉紧拧,声色俱厉地质问章陌烟,“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们怎么会在这里?!”wap.bΙQμGètν.net

“林茵……”小太姑奶奶挣开章陌烟扑进她的怀抱。

原来这个过肩长发,白皙清秀,很有一种古典美的女孩儿就是林茵。

“我叫章陌烟,是肖行雨老师的保镖。”章陌烟说着自己的名字,心里为小太姑奶奶惴惴不安。她们出现在这里固然不对,但是和这小鬼闯的祸相比,怎么出现在